【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將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區域的名稱填在下列橫線上。
A._______________地區 B._______________地區
C._______________地區 D._______________地區
(2)圖中C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D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
(3)圖中A地區與C地區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地區與B地區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D地區與C地區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橫跨四大地理區域的省是( )(單選題)
A.青海 B.四川 C.甘肅 D.陜西
【答案】
(1)南方 北方 青藏 西北
(2)高寒 干旱
(3)橫斷山脈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青藏高原邊緣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4)C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圖可知,A是南方地區,B是北方地區,C是青藏地區,D是西北地區.
(2)青藏地區的主體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青藏地區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低,空氣稀薄,所以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由于海拔較高和云量較少,本區成為太陽輻射高值區.本區河流稀少,且大多數是內流河.總的來說,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
(3)A地區與C地區的分界線是橫斷山脈,D地區與B地區的分界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D地區與C地區的分界線是青藏高原邊緣線.
(4)甘肅省既跨四個干濕地區,又跨四大地理區域,也是我國唯一跨四大地理區域和四個干濕區的省份,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各類地形面積占全國面積的百分比,回答下列各題。
【1】各種地形類型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的是( )
A.高原 B.山脈 C.盆地 D.丘陵
【2】下列關于我國地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類型復雜多樣
B.山區面積最大
C.各類地形交錯分布
D.平原、丘陵多集中分布在熱帶地區
【3】下列關于如何實現山區社會、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山區風景秀麗,開發生態旅游
B.砍伐與撫育更新相結合,大力發展林業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滿足市場需要
D.山區急流水能豐富,積極建設水電站
【4】我國四大高原中,地勢最高,被稱為“世界屋脊”的是( )
A.內蒙古高原 B.黃土高原 C.云貴高原D.青藏高原
【5】我們的家鄉河南省東部主要位于下列哪一地形區上(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D.東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領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B.最西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黑龍江江岸上
C.最東端在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D.最南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地形示意圖”及期“A、B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問題。
(1)A、B兩地的地形以 為主。
(2)觀察圖分析,歐洲西部地形對來自海洋的濕潤西風具有 (阻擋或利于深入)的作用。
(3)分析A、B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裝圖,歸納兩地共同的氣候特點是 。
A.全年高溫多雨
B.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C.全年溫和濕潤
D.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降水均勻
(4)歐洲人喜愛牛羊肉和乳制品,這種飲食結構與這里發達的 業有關。
(5)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歐洲西部國家多屬于 國家。
(6)寒假結束后,李華給同學們展示了他拍攝的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凱旋門等照片,說明他到了歐洲西部的 (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著長征二號FY11火箭在酒泉發射場成功發射。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時,地球運行在圖中的位置是
A. a段 B. b段 C. c段 D. d段
【2】“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時,德州市的晝夜長短變化狀況是
A. 晝變長,夜變短 B. 晝夜長短無變化
C. 晝變短,夜變長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魚米之鄉”的咸寧市,主要受惠于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該氣候的主要特征是( )
A.夏季高溫多雨 B.夏季炎熱少雨
C.冬季寒冷干燥 D.冬季溫暖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