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地理環境復雜多樣,地域差異顯著。下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某山脈位于我國中部地區,此山東西走向,長約1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它的主峰海拔為3767米。此山以北樹木冬季落葉,山南樹木大多常綠。山北人們以面食為主,山南的人們以大米為主。
(1)該山脈的名稱是_________。
(2)該山脈南北兩側地理差異表現在(______)。(選擇填空)
A. 以北河流結冰期長,以南結冰期短 B. 以北是水田,以南是旱地
C. 以北是溫帶地區,以南是熱帶地區 D. 以北是落葉林,以南是常綠林
(3)圖中位于A區域的省級行政區有下圖中的_________(填數字序號),其簡稱是_________;還有_________(填數字序號),其省級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4)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特征差異顯著。讀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______)(選擇填空)
A. A區域到B區域地勢由第一級階梯到第二級階梯
B. A區域到C區域由畜牧業為主過渡到種植業為主
C. C區域到D區域人口密度逐漸遞增
D. B區域到D區域人類活動差異明顯
資料2:“在一些平原地帶,人們找不到開窯的山坡,于是發明了另類的窯洞——地坑院。修建地坑院時,人們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窯洞。大多數人家的院中會栽一棵樹,樹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進地坑……”紀錄片《航拍中國》解說詞。左圖是渭河流域示意圖,右圖是陜西省咸陽市附近地坑院景觀。
(5)讀左圖,地坑院分布在___________(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___(地形區名稱)。該地區適宜建地坑院的自然原因有(______)(雙項選擇)
A. 防寒避暑,冬暖夏涼 B. 土層深厚,不易坍塌
C. 歷史悠久,人口稠密 D. 全年降水量較少
【答案】秦嶺 D ② 黑 ③ 濟南 D 北方地區 渭河平原 BD
【解析】
我國根據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A北方地區、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和D青藏地區。
(1)由材料可知:該山脈的名稱是秦嶺。
(2)秦嶺與淮河組成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北河流有結冰期,以南無結冰期 ; 以北是水田,以南是旱地;以北是溫帶地區,以南是亞熱帶地區;以北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以南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3)讀圖可知: ①四川省,②黑龍江省,③山東省,④云南省,其中屬于A北方地區的有:②黑龍江省,行政中心是哈爾濱,簡稱黑,③山東省,行政中心是濟南,簡稱魯。
(4)A、A區域到B區域都屬于第三階梯;
B、A區域到C區域由種植業為主過渡到畜牧業為主;
C、C區域和D區域人口密度都比較小;
D、 B區域到D區域人類活動差異明顯。
(5)黃土高原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屬于北方地區,地坑院是位于黃土高原邊緣的豫西區的渭河平原上,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深坑,說明當地土層深厚,有修建地坑院的首要條件,另外當地降水稀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極地區示意圖”,回答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島嶼② .
(2)北極地區以洋為主,四周被A、B、C三洲的陸地和島嶼環繞.
(3)北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是 , 我國建在北極的科學站是站.
(4)從海陸分布看,北極以為主,南極以為主.
(5)北極氣溫比南極氣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完全位于夜半球的點是 , 該圖中晝夜現象的形成原因是。
(2)當陽光照射如圖甲情況時,圖乙中地球公轉的位置在A,B,C,D四位置中的位置。
(3)圖乙中,地球公轉到A位置時,北京正值(節氣),其晝夜長短情況是。
(4)圖甲中,最先在我們視線中消失的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我國三級階梯示意圖,圖2為甲乙丙丁同學暑假從上海出發的四條旅行線路圖。
(1)下列山脈中,丁同學最有可能經過,且屬于我國第二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
A.昆侖山脈
B.雪峰山
C.橫斷山脈
D.大興安嶺
(2)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3)讀圖,甲乙丙丁四條路線所經過的地區,能經過我國三級階梯的是( )
A.甲路線
B.乙路線
C.丙路線
D.丁路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地區略圖及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問題.
(1)歐洲西部深受洋的影響,氣候的(“大陸”或“海洋”)性特征明顯.
(2)根據倫敦的位置和氣候資料圖,可以判斷其氣候特征:氣溫 , 降水 .
(3)歐洲西部(農業部門)發達,餐桌上常見牛奶、乳酪等食品;被歐洲西部的人們稱為“綠色金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