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山東省萊蕪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甲、乙兩圖,完成問題。
【1】甲、乙兩地是我國重要工業基地,與乙地相比,甲地發展工業的突出優勢是
A.煤、鐵等礦產分布集中
B.多港灣,海上運輸便利
C.鄰近港澳,很多地方是 “僑鄉”
D.高等院校眾多,科技智力資源豐富
【2】關于乙圖A城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京滬、滬杭兩條鐵路在此交會
B.位于長江入海口,是全國最大港口
C.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
D.擁有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省濟寧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南極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15分)
(1)請描述南極地區的緯度位置。 。
(2)南極和平站位于昆侖站的 方。
(3)到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最佳季節是我國的 季。
(4)讀圖可知,南極地區分布著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的形成需要暖濕的環境與茂盛的植物,而南極地區冰天雪地,號稱“白色荒漠”。請簡要解釋“南極地區煤炭豐富”這一地理現象。 。
(5)現在,每年到南極地區的觀光游客多達約3.5萬人。請列舉一例南極地區獨特的旅游資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AB處地形名稱:A B .
(2)如果分別從D和周莊兩個地方到達A,比較容易攀爬的是從 (D地/周莊).
(3)圖中李莊在周莊的 方向.
(4)假設李莊的海拔是50米,那么G山峰與李莊的相對高度是 米.
(5)圖中小河的流向大概是 .
A.自南向北流 B.自東向西流 C.自西向東流 D.自北向南流
(6)可能爆發山洪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頂 B.鞍部 C.山谷 D.山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觀察”生:活中處處是地理,讓我們一起了解世界吧,讀下面的地圖,回答問題:
(1) 請仔細看上圖,自西向東赤道穿過的大洋和大陸分別是 :
a太平洋,E , b , B , c 。
(2) 現在乘船環球旅行一周,是否有捷徑,若有請在圖中標出,并寫上名稱。
(3)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 , 。
(4)地跨熱,溫,寒三帶的大洲分別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經緯網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A,C兩點的經緯度:A ,C 。
(2)圖中B點位于高、中、低緯度的___ ___緯度,(有、無) 陽光直射,(有、無) 極晝、極夜現象。
(3)圖中各點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位于東半球的有 、 。
(4)圖中D點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_帶。
(5)B點位于D點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直線將下列地形區與其特征,干濕地區與植被景觀連接起來。
青藏高原 雪山連綿 半濕潤地區 森林、草原
云貴高原 崎嶇不平 濕潤 地區 荒漠
黃土高原 一望無際 干旱 地區 森林
內蒙古高原 溝壑從橫 半干旱地區 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分別表示的地形是:
A B C D 。
(2)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河流丙的流向是自 向 流。
(3)B地與C的相對高度是 米,如果要登上山頂,則選擇 處是最佳出發點。
(4)如果圖中甲地到乙地的圖上距離是1.5厘米,其實際的距離應是: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省萊蕪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備受關注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讀圖回答問題。
【1】南水北調的中線工程主要解決下列哪一地區缺水問題
A.華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東北地區
D.黃土高原
【2】中線一期工程的正式通水,沿線哪些省區會直接受益
A.北京、山東、河北、河南
B.北京、天津、山西、河南
C.北京、天津、河北、河南
D.山東、天津、河北、陜西
【3】中線二期工程引水工程,將直接調用哪個水庫的水?
A.葛洲壩 B.小浪底
C.丹江口 D.三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耕地、水資源配置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對比南、北方耕地、水資源的對比配置得出的結論,敘述正確的是 ( )
A.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資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資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
【2】為解決水、土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下列措施正確的是 ( )
A.南方水資源豐富,應擴大耕地面積
B.北方地區相對缺水,應大力縮小耕地面積
C.南水北調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北方地區缺水問題
D.節水與區外引水相結合是北方地區解決缺水問題的長遠之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