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長江、黃河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____________省(填省區名稱),但注入地不同,黃河注入____________海。
【2】長江最長的支流甲是_______________,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乙為_______________。
【3】黃河上游的_____________資源豐富,下游泥沙沉積,成為“____________河”。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的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嚴重,這里的植被長期遭到破壞,地面失去保護,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著大大小小的支流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理黃河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圖中用∥標注出三峽水利樞紐的位置。
【5】為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問題,我國實施了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答案】
【1】青海渤海
【2】漢江河口
【3】水能地上黃土水土流失治沙(中游水土保持)
【4】略
【5】南水北調
【解析】
試題解析:
【1】長江黃河都發源于青海省,最后都注入太平洋,長江注入東海,而黃河注入渤海。
【2】支流甲是漢江,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
【3】黃河上游的水能資源豐富,下游泥沙沉積,成為“地上河”。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這里的植被長期遭到破壞,地面失去保護,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著大大小小的支流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即加強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
【4】略。
【5】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我國正在實施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圖中哪位小朋友位于20°N
A.婷婷
B.小明
C.小軍
D.彬彬
【2】圖中最長的緯線是
A.40°N
B.20°S
C.0°
D.30°N
【3】下列小朋友中,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A.婷婷
B.小明
C.小軍
D.彬彬
【4】婷婷位于小明的什么方向?
A.西北
B.東北
C.東南
D.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每年都在東海實行一段時間的禁漁期,期間禁止一切捕撈活動,此舉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漁民的假期
B.減少水污染
C.便于海洋礦產資源的勘探與開發
D.保護漁業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人口密度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的地理分界線是黑龍江省的A 市到云南省的B 縣一線。
【2】從圖中可以讀出,我國人口的地區分布特點是 地區人口稠密, 地區人口稀疏。試分析我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原因(至少舉2例)
【3】從圖中可以讀出,我國人口密度超500人/平方千米的 省有(舉一例即可)。人口密度最小的兩個省區是 和 (寫省份全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發展,我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各種生活日用品在俄羅斯的銷售特別好,其原因是 ( )
A.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不大
B.俄羅斯的輕工業薄弱,生活日用品生產較少
C.我國生活日用品的廣告宣傳做得好
D.俄羅斯不生產生活日用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形剖面圖是沿著哪條緯線繪制的?
A.20°N附近
B.30°N附近
C.40°N附近
D.50°N附近
【2】下列關于我國地勢對河流、農業、交通、水能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許多大河自東向西流入海洋
B.便于海洋濕潤氣候流入內陸,形成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
C.受地勢高低的影響,我國眾多大河,溝通了南北交通
D.河流從第三級階梯流向第一級階梯,落差大,水能資源極為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了解臺灣
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盡早實現臺灣與祖國大陸的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依據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1)據圖一判斷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a________島,b________省,c________海峽。
(2)臺灣被稱為“海上米倉”,結合圖一、圖二說出臺灣島種植業的主要分布地區,并分析發展種植業有利的自然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
(3)臺灣是________型經濟,據圖三分析該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__________。
(4)近年來,大陸游客到臺灣旅游的人數越來越多,這增強了兩岸民眾經濟、文化交流,請你推薦兩處臺灣著名的旅游景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