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探究某國家糧食短缺、自然災害等現象頻發的問題。
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框圖中,A和B、C和D對應所填內容,不合適的是
A. 人口增長過快B. 圍湖造田
C. 土地荒漠化D. 濫墾草原
【2】為解決該問題,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 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B. 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
C. 提高農業生產技術,緩解食物短缺問題
D. 轉變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重工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公轉軌道外的短線上,用箭頭標出地球的公轉方向。
(2)北半球節氣:B ,C 。
(3)每年的圣誕節這天(12月25日),地球公轉至圖中 點附近(填字母),這一天家鄉瀘西縣的晝長 (填“>”、“=”或“<”) 夜長,此時南半球正值 季。
(4)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是指一年之中,太陽直射點在 之間往返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春節期間,北京的小明計劃乘火車沿_______線到廣州參加迎春花市活動。
(2)①、②兩地發展工業共有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__。(任意一點即可)
(3)③區域所在地形區名稱是________,其地形特征是_______。
(4)④區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區域內的祁連山脈為______走向。
(5)A地形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B地區糖料作物主要以________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云南省位置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城市名稱為_______,被譽為“春城”。
(2)圖中陰影部分乙地區為著名的“三江并流”地區,怒江、 A ______和金沙江并流而下。
(3)該省的城市及人口大多分布在山間盆地,當地人俗稱“_______”。
(4)云南少數民族眾多,傣族的傳統節日是_______。其主要分布地西雙版納東南部與______(國家)接壤。
(5)云南十八怪之一的“石頭長在云天外”描述的是云南石林風景區,反映了這一帶______地貌廣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域2002~2015年工業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變化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2002年~2015年期間,該區域
A. 控制工業廢水排放阻礙了經濟的增長
B. 人均GDP與工業廢水排放量同步增長
C. 人均GDP持續增長,工業廢水排放量先增加后減少
D. 人均GDP增長是以工業廢水排放量的增加為代價的
【2】該區域工業廢水排放量在2005年開始逐步減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經濟增長放緩B. 人口規模減少C. 環保政策改變D. 農業生產萎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政區圖,完成下列題目。
(1)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省區名稱。
①;②;③ , 其中屬于西部開發地區范圍的是。
(2)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自治區簡稱:④;⑤;⑥ , 其中區內有兩個大盆地的是。
(3)2008年奧運會在舉行,2010年世博會在舉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國人口現狀和人口國策,老師要求全班同學繪制自己的“家譜”,下圖是小明同學的作業。讀圖“中國人口增長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家庭子女數量的變化可以看出,建國后我國先經歷了人口的 (快速、緩慢)增長階段,結合圖可知,到1970年人口總數達到 億,后期增速逐步變 (快、慢)。
(2)人口眾多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 資源,但同時也會對 造成巨大壓力,1982年我國正式把 確定為基本國策,所以班里大部分同學和小明一樣是 。
(3)結合家庭變化,小明發現,隨著出生率持續下降、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家庭、社會的養老負擔將逐步加大,中國正面臨日益嚴重的 問題。
(4)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結合前面分析,你認為原因是:(至少兩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深秋時節,金色胡楊把塔里木河兩岸妝點得如詩如畫,如圖所示。胡楊,維吾爾語叫“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它有驚人的抗干旱、御風沙能力。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胡楊生長的地區年降水量小于50mm,遠低于東南沿海地區,可以看出我國的降水
A. 北多南少 B. 西多東少
C. 東南多西北少 D. 東北多西南少
【2】【2】塔里木河被當地人稱為“母親河”,是因為它
A. 屬于外流河,流量很大 B. 為當地提供珍貴的水資源
C. 是我國流程最長的河流 D. 地處寒溫帶,結冰期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