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瀾湄合作”指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成員包括中國和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目標是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瀾滄江起源于我國唐古拉山,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蘊藏著豐富的_______資源。出云南后,始稱湄公河,最后流入B_______海。
(2)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形成山河相間、_______的地形特點。
(3)瀾湄合作因水而生,水資源是區域合作的優先方向之一。該區域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影響該地農業的常見氣候災害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交通是區域合作重要內容之一。中老鐵路從中國到老撾首都萬象。中老鐵路未來還可直達世界重要海峽C_______。
(5)中國已同多個湄公河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這種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稱為“_______”。
【答案】水能 南 縱列分布 水稻 洪澇 地處季風區,深受季風影響。 馬六甲海峽 “南南合作”
【解析】
南亞大部分處于10°N~ 30°N緯度地區,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大部分處于熱帶,西臨阿拉伯海,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東南亞大部分處于10°N~26° N緯度地區,北回歸線橫穿北部;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眾多河流的下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人口、城市與農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南亞地區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區。
(1)讀圖可知,瀾滄江流經的地區位于崇山峻嶺之中,落差大,因此其水能資源豐富。最后流入我國的南海。
(2)讀圖可知河流的流向可判斷中南半島的地勢特點北高南低,南亞的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形特點。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南亞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因此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該地常見的氣候災害是洪澇地,因為其處季風區,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有明顯的干濕季。
(4)讀圖可知,C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馬六甲海峽。
(5)中國已同多個湄公河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這種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稱為“南南合作”,因為中國和這些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國示意圖,回答問題。
(1)據圖分析兩國地勢起伏變化的共同之處是 。
(2)兩國農業生產區域性特征顯著,農業機械化程度都很高,其有利實現機械化生產的主
要自然因素是 。
(3)牛仔褲耐磨耐臟,選料為粗棉布。圖中數碼①②代表的農業帶中,能夠為生產牛仔褲提供原料的農業帶是_______(填數碼)。
(4)硅谷是乙國高新技術產業集中分布地區,其主要的有利條件是 。
(5)甲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這樣的分布特點,有利于__________。
(6)試說明甲國動植物占老性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區域的分界線大致為
A.400毫米等降水量線B.半濕潤和半干旱分界線
C.亞熱帶和暖溫帶分界線D.1月10℃等溫線
【2】丙區域的典型特征是
A.炎熱B.干旱C.高寒D.潮濕
【3】下圖景觀位于甲區域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某中學地理小組對凌汛進行探究,讀圖回答問題。
探究:
(1)讀圖,黃河發生凌汛的河段是位于_______高原和_______平原上的河段。
(2)黃河凌汛河段位于_______(低、中、高)緯度。冬季河流水文特征是_______ (有或無)結冰期。
(3)黃河凌汛河段走向共同的特點是_______。
歸納與遷移:
(4)讀圖,根據凌汛發生的條件判斷:不發生凌汛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會發生凌汛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