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區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是北方地區,1月氣溫在0℃以上
B. 乙屬于南方地區,都位于我國的第三階梯
C. 丙是青藏地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地區
D. 丁為西北地區,受季風影響較大,降水較多
【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農業生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甲地區是以旱作農業為主,盛產小麥、甜菜、花生、棉花等農產品。
B. 丙地區氣候高寒,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和青稞。
C. 丁是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是水資源,有灌溉水源的地區可發展種植業
D. 乙地區降水豐沛,水田農業為主;農作物可一年一熟到兩年三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擁抱北冰洋續寫新篇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與北極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北極地區一般指北極圈以北地區,包括 洋和 洲、亞洲、北美洲的部分陸地。
(2)因紐特人是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已經在這里生活了4000多年。下面是關于因紐特人傳統生產生活的描寫,從中找出三處錯誤,抄寫在橫線上。
北極地區居民眾多,以因紐特人為主,他們長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一直過著漁獵生活。為了生存,在漫長的夏季,他們捕獵海豹、鯨魚、企鵝和馴鹿;為了抵御嚴寒,他們用各種獸皮制成衣服,在冰雪中挖建窯洞。惡劣的自然環境促使他們物盡其用。
錯誤1 錯誤2 錯誤3 。
資料:為確保全球糧食安全,2008年在斯瓦爾巴群島建造了“世界末日種子庫”。干燥、低溫是保存種子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在零下20°C的恒溫環境中,密封瓶中的種子可以保存數百年,甚至上千年。
(3)結合相關資料,完成結構圖,說明斯瓦爾巴群島建立“世界末日種子庫”的優勢條件。
2018年7月,俄羅斯通過北極航道首次向中國輸送液化天然氣;同年8月,我國“天恩”號貨輪首航北極東北航道。
(4)與傳統航道相比,北極航道的優勢為( )
A.高緯航行,利于節省燃料 B.受自然條件制約,通航時間短
C.縮短航程,節省時間 D.途經國家多,貿易往來頻繁
(5)寒冷的北冰洋隨著北極航道的開通逐漸變得繁忙。北極航道的開通是一把雙刃劍,關于航道開通的利與弊,請說明你的觀點,并闡述理由。觀點 ,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上圖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及“甲、乙、丙三地氣候資料” 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①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②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本地多 河(內流、外流)。③區域與④區域的分界線是 (山脈)- (河流) ,它大致與我國 毫米等降水量線相吻合,與一月 ℃等溫線相吻合。
(2)在①、②、③、④四大區域中,以種植業為主的是 和 (填數字)以畜牧業為主的是 和 (填數字)。
(3)從氣候資料看,甲地與乙地相比,冬季較冷的是 地,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甲地與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較少的是 地,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4)江蘇宜興位于四大地理分區中的 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第 階梯.屬于 (季風區/非季風區)。
(5)東北平原的農作物一般是一年 熟,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我國工業分布具有沿海、沿江、沿交通線分布的特點,圖中①、②、③、④代表(黑影部分)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其中③是________工業基地,該地區由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____。連接③、④兩個工業基地的鐵路是 ______線。
(2)圖中A所在的地形區是_____盆地 ,C所在的地區是我國的_______高原,該高原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是_________;B處是我國的_______平原;
(3)圖中的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反映出我國地勢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的根本措施()
A.在下游加高、加固黃河大堤
B.在上游進行梯級開發
C.在中游植樹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在下游多開挖幾條入海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土高原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主要表現在
①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低 ②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
③人地矛盾有所緩解 ④環境遭到破壞后恢復困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流經黃土高原的黃河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河段大量泥沙匯入黃河,其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黃土疏松 ②河流落差小 ③修路開礦 ④夏季多暴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黃土高原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氣候變暖B.旱澇災害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3】下圖的模擬實驗中,影響燒杯中水沙含量的因素主要是( )
A.地表植被覆蓋率B.坡度的大小C.土壤的緊實程度D.降水的強弱
【4】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和保護環境的正確措施是( )
①植樹種草 ②打壩淤地 ③開墾荒地 ④發展水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民歌歌詞:“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兒難.一個在山上一個在那溝,拉不上話話兒招一招手.了的見那村村了不見人,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這是因為( )
A.橫斷山區山高路遠
B.青藏高原雪峰連綿
C.塔里木盆地黃沙連天
D.黃土高原溝壑縱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