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經緯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B兩點的地理坐標
A______ B______。
(2)在圖中A、B、C、D四點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______。
(3)D點位于______(低、中、高)緯度地區
(4)圖中A、B、C、D五點中,D在B的______方向
【答案】60°W,60°N 0°,0° A A B 中高緯度的分界線上 東北
【解析】
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向東度數越大為東經,度數向西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低中高緯度劃分的界線是30°緯線和60°緯線。
(1)根據經緯度的劃分,讀圖可知,A點的經緯度是60°W,60°N,B點的經緯度是0°,0°。
(2)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讀圖可知,A位于北緯60°,屬于北半球,A位于西經60°,位于西半球,B位于赤道上,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
(3)讀圖可知,D位于北緯60°,位于中高緯度的分界線上。以北是高緯度,以南是中緯度。
(4)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D位于B的東北方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世界糧食生產地區不平衡和國家間分配不均,是產生糧食問題的根源,許多國家長期存在糧食危機,被視為“饑餓熱點”。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目前,面臨糧食危機的地區最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其次是_______洲。
(2)A地區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
A.地形崎嶇 B.低溫凍害 C.干旱少雨 D.光照不足
(3)B地區是世界重要糧食出口區,其發展農業的氣候優勢是_______________,該地區出口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①地區糧食生產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災害頻繁。
(4)美國是世界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南部的新奧爾良是重要的糧食運輸港口,其糧食主要經過________洋,一是輸往_________洲,二是輸往非洲和亞洲的西部地區。
(5)對于存在糧食缺口的國家,解決糧食問題的正確措施包括(_______)(雙選)
A.開墾草原,擴大耕地面積
B.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
C.加大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
D.引進農業技術,提高糧食單產
E.完全依賴糧食進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的原因,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東部地區耕地多、氣候好
B.東部地區糧食產量少、生產落后
C.東部地區工商業、交通運輸業不發達
D.東部地區多草原、山地,地形起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支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聲。請你判斷,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為( )
A.內蒙古自治區
B.西藏自治區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廣西壯族自治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水北調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南水北調工程是為了解決我國水資源的什么問題
A.時間分布不均B.空間分布不均C.水資源浪費D.水污染
【2】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和西線是將長江的水輸送到哪些地區
①華北地區 ②西北地區 ③東北地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
【3】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南水北調東線方案利用京杭大運河作為運水通道
B.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直接從葛洲壩水庫引水
C.南水北調中線方案是從漢江上的丹江口水庫直接引水
D.南水北調西線方案從長江上游引水到黃河上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a點在c點的什么方向( ) 。
A. 西北
B. 東南
C. 正北
D. 正南
【2】圖中4點實地距離最短的是( ) 。
A. ① ②B. ① ③C. ② ④D. ③ ④
【3】②地每天日出時間比①地快一個小時,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 ) 。
A. 緯度的差異B. 地球的自轉C. 地球的公轉D. 經度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