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三江源地區示意圖和長江三角洲城市和交通示意圖,回答問題。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地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農業部門以畜牧業為主;而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農業部門以 業為主。
(2) 長江三角洲獨特的水鄉文化,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下列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景點的是
①拙政園 ②周莊 ③烏鎮 ④杭州西湖 ⑤頤和園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媽媽在蘇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們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同城效應)。結合下右圖,說說這種生活方式依據的條件是什么?
(4) 三江源地區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會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答案】(1)高寒(或海拔高,氣溫低) 種植
(2) A
(3)快捷、便利和多樣的交通方式(或發達的高速鐵路和公路)。
(4)河湖淤積,加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黃河水量減少,斷流時間會增長等。(或會導致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嚴重退化。)
【解析】整體分析:三江源地區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東部.本區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源在這里.本區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氣候濕潤,土地肥沃,河網縱橫.這里農耕條件優越,農業歷史悠久,農業生產水平高,是舉世聞名的“魚米之鄉”和“絲綢之鄉”.長江三角洲人口和城鎮密集,工商業發達,經濟基礎雄厚。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氣溫低,典型的自然環境特征是高寒,農業部門以畜牧業為主,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等.而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農業部門以種植業為主.
(2)浙江省的杭州西湖、烏鎮,江蘇省的古鎮周莊、拙政園都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景點,而頤和園是北京的主要旅游景點。故選A。
(3)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的魚米之鄉,位于長江的入海處,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心,長江三角洲的交通極其便利,有鐵路、公路、航空、河運、海運,實現“同城效應”這種生活方式的條件是發達的交通.
(4))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人為原因是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環境惡化使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泥沙含量增加,抬高河床,河水泛濫,水質變壞等,為此我國在三江源地區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我國四省區輪廓、河流”圖,完成下列各題。
【1】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
A. ①河 B. ②河 C. ③河 D. ④河
【2】我國重要的“黑河——騰沖”人口界線連接
A. 甲省和乙省 B. 乙省和丙省 C. 丙省和丁省 D. 丁省和甲省
【3】可大面積種植熱帶經濟作物的省份是
A. 甲省和乙省 B. 乙省和丙省 C. 丙省和丁省 D. 丁省和甲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示意圖,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 .
(2)日本由西亞地區進口的主要原料是 .
(3)日本位于亞洲東部,東臨 洋,西臨 海.日本是個 國,海岸線曲折,多 ,有利于經濟發展.
(4)日本的國家象征是 山,它是一座火山,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為它位于 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5)日本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形成了以加工工業為主的經濟.工業集中分布在 洋和 海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左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和右圖某區域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左圖可知,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相同,都是______。
(2)在左圖中,地球由公轉軌道C處向D處運動過程中,襄陽市的白晝將變______(“長”或“短”)。
(3)在左圖中,當地球位于公轉軌道A處時,節氣叫______。
(4)在右圖中A點所在的緯線叫______,A點位于______(東、西)半球。
(5)在右圖中B點的經度是______,B點位于A點的______方向。
(6)在右圖中A點是五帶中北溫帶與______帶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地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地理事物的名稱:A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B是中國第一大河 .
(2)I是 洲;Ⅱ是 洲;
(3)亞洲河流呈 狀流向周邊海洋.試從亞洲河流的流向特點,歸納出亞洲的地勢特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20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短短三個月迅速席卷全球。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短短十余天在湖北武漢建成_____和_____兩座專門醫院,再一次見證了中國人民和政府的智慧與速度。( )
A.火神山 雷神山B.小湯山 雷神山C.火神山 金銀潭D.小湯山 金銀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