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8為我國某地景觀示意圖,圖中河流自西向東注人海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造成圖中①②兩處天然植被差異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2)如果把②地的大面積林地開辟為耕地,會對下游河段產生什么影響?
(3)圖9是圖8中③④兩處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其中的b曲線反映的是處的流量變化,說出判斷理由。
(4)綜合圖中信息,判斷②地的氣候類型是。
(5)河流從山地流出,由于坡度驟降,流速減慢,碎石和泥沙沉積形成一種扇形地貌―沖積扇。分析圖中山前沖積扇上發展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答案】
(1)地形
(2)
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總淤積,易導致水位上升;流量變化增大。
(3)④;湖泊能夠調蓄江河徑流,使下游河段流量更平穩。
(4)溫帶季風氣候
(5)
地形較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流經且地下水豐富,水源充足;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糧食的生產。
【解析】(1)從圖中看出,①處海拔高,氣溫低,為針葉林,②處海拔較低,相對氣溫略高,為落葉闊葉林,因此造成圖中①②兩處天然植被差異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因素;
(2)從圖中看出,②處植被覆蓋茂密,如果把大面積林地開辟為耕地,就會產生水土流失,致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積,易導致水位上升,產生決口泛濫災害;流量變化也會增大;
(3)從圖中看出,③和④兩條河流比較,④河流注入湖泊,湖泊能夠調蓄江河徑流,使下游河段流量更平穩,因此b曲線流量平緩;
(4)從圖中得知,②地為落葉闊葉林,應是溫帶季風氣候區的植被;
(5)山前沖積扇上發展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形較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流經且地下水豐富,水源充足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糧食的生產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貿易中心。據此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是( )
A. 美國 B. 日本 C. 中國內地 D. 中國臺灣
【2】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互補性很強,其中香港具有的優勢條件是( )
A. 廉價的勞動力 B. 豐富的自然資源
C. 雄厚的工農業基礎 D. 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丈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圖4為二十四節氣圖(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以下問題。
(1)清明至谷雨這段時間,內蒙古地區
A.晝長夜短,晝漸長
B.晝短夜長,晝漸短
C.晝長夜短,晝漸短
D.晝短夜長,晝漸長
(2)以下節氣中,正值我國夏季的是
A.寒露
B.小署
C.谷雨
D.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創新探究題)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陰山大致為 走向。
(2)圖中甲省區是 ,乙河是 。
(3)在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中唱到“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則唱歌人面朝的方向是 方。
(4)圖中丙地所在的地形區是 ,該地形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 。
(5)根據山西礦產資源分布狀況,你認為該省可發展哪些工業?(至少寫出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必須強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
A.擴大耕地面積
B.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運用科學技術,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
D.大力發展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去臺灣旅游回來后給大家介紹了臺灣之最,其中有一處錯誤是:
A. 最高峰 玉山 B. 最大湖泊 日月潭
C. 最著名樹種 紅檜樹 D. 最大貿易伙伴 祖國大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