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三、讀圖I和圖II,回答下列問題。
1、從半球位置來看,中國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位于 , 。與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是 ,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
3、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相距5 000多千米,跨緯度約 度,陸地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帶,小部分位于熱帶,這就造成了我國南北 差異大, 對農業的影響是 。
4、我國陸地總面積約 平方千米,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自北南南,瀕臨的海洋依次是 海、 海、東海、 海。其中內海是 海。
【答案】1、東 北 2、亞洲東部 太平洋西岸 海陸兼備 交通便利,利于發展對外貿易等 3、50 北溫 氣候或氣溫 農業差異大 4、960 渤 黃 東 南 渤
【解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中國疆域圖為切入點,考查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的海岸線及其臨海,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中國位于4°N-53°N之間,中國位于北半球;中國位于73°E-135°E之間,中國位于東半球;所以從半球位置來看,中國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與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是海陸兼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交通便利,利于發展對外貿易等。
3、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相距5 000多千米,跨緯度約50度,陸地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北溫 帶,小部分位于熱帶,這就造成了我國南北氣候或氣溫差異大, 對農業的影響是農業差異大。
4、我國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自北南南,瀕臨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其中內海是渤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活動特色鮮明。讀我國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場景圖,回答下面小問題。
【1】四幅圖片中,反映我國北方地區農業生產活動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圖片①代表的省區,物產有:
A. 石油、天然氣 B. 哈密瓜、柑橘
C. 三河牛、三河馬 D. 長絨棉、牦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方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海峽A______ ___,島嶼D上有我國東部最高的山峰是 。
(2)圖示區域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______ __ ____,其核心城市是________。
(3)縱橫交錯的山脈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試寫出C山脈兩側地形區的名稱。東側:____________,西側:____________。
(4)河流B是 其河口西側的E特別行政區經濟支柱是 。
(5)選出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能反映南方地區氣候特點的是( )
(6)選出下列關于南方地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農作物以水稻、油菜、茶葉、甘蔗為主
B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廣東、廣西、云南四個省區
C 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塞上江南”
D 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讀我國東部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
(1)對圖中地理事物,表達錯誤的是( )
A.甲地地形部位為鞍部
B.乙山峰海拔一定是500米
C.丙地東側地形部位為陡崖
D.河流的汛期比較長
(2)對該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
B.農作物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C.村莊間欲修建公路,應選在a、b線中的b線
D.雨季時,三村莊中的王村最易受到山洪威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配對題
1、下列省級行政單位在下圖中對應的序號是
(1)貴州省
(2)廣西壯族自治區
(3)云南省
(4)福建省
(5)寧夏回族自治區
(6)內蒙古自治區
2、將下列簡稱與上題中的省級行政單位配對
A、桂 B、內蒙古 C、貴或黔
D、云或滇 E、寧 F、閩
3、將下列地形區與相應的地理特征配對組合。
①青藏高原 A 黃土廣布,溝壑縱橫
②云貴高原 B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③黃土高原 C 地表開闊坦蕩
④內蒙古高原 D 地面崎嶇,喀斯特地形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密集,人口眾多,許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這種現象被稱為“同城效應”.讀圖1、圖2,回答以下問題.
(1)圖1所示區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蘇州
D.南京
(2)圖2這種生活方式主要依賴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長江水運
B.航空運輸
C.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