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據日媒報道,當地時間2017年2月19日18時19分,日本千葉縣東部海域發生里氏5.4級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
材料二 六大板塊示意圖(左圖)
材料三 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右圖)
(1)日本位于__________火山地震帶上,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交界處,多火山地震。(填序號和名稱)
(2)A為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帶,位于_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_板塊交界處,地殼較活躍。
(3)分析喜馬拉雅山脈不斷“長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預測地中海的發展趨勢_________(擴大或縮小),原因是________。
【答案】環太平洋 ①歐亞板塊 ③太平洋板塊 阿爾卑斯——喜馬拉雅 歐亞 印度洋 由于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且高度不斷增長(意思對即可) 縮小 非洲板塊、歐亞板塊不斷擠壓(意思對即可)
【解析】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殼是由六大板塊構成,分別為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之間會發生張裂和擠壓運動,板塊交界處地殼極不穩定,形成了兩大火山地震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1)板塊運動學說認為,各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據圖可知,日本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位于①歐亞板塊和③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火山、地震活動頻繁。
(2)據圖可知,世界上主要有兩大地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A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該火山地震帶位于①歐亞板塊和⑤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較活躍。
(3)據圖可知,由喜馬拉雅山脈所處的位置及板塊運動的方向判定,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且高度在不斷增長。
(4)據圖可知,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從板塊運動方向看,地中海兩側的兩大板塊做擠壓運動,因此地中海面積會逐漸縮小甚至消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因地理環境差異,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結合景觀圖,回答以下小題。
【1】圖中景觀反映的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
A.藏族B.蒙古族C.朝鮮族D.傣族
【2】該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陜西省B.云南省C.黑龍江省D.內蒙古自治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村的經緯度位置是______;就地球上的五帶而言,該區域位于______。
(2)圖中煤礦和溫泉兩地點的相對高度大約是_________米。
(3)如果甲、乙兩村間的圖上直線距離是4厘米,實地距離是________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方向。
(4)甲、乙、丙三村適宜做攀巖運動項目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乙村周圍資源豐富,但經濟比較落后。為發展經濟,你認為該村應發展何種產業?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龍卷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小強同學根據天氣預報將龍卷風始發地M及運動方向在經緯網地圖中作了標注。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M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A. 29°N.112°EB. 29°N.112°W
C. 29°S.112°ED. 29°S.112°W
【2】龍卷風移動的方向是
A. 自北向南B. 自西南向東北
C. 自南向北D. 自東北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香港加工制造業主要轉向珠江三角洲地區,不是因為珠江三角洲地區 ( )
A. 有眾多的廉價勞動力 B. 地理位置臨近港澳
C. 具有土地、資源優勢 D. 消費市場廣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和澳大利亞是近年來中國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兩國都四面環海,但澳大利亞獨占一個大陸,日本則附屬于________國家。
(2)受緯度位置影響,當日本本州島的櫻花凋謝時,四大島中的_________賞櫻活動正當時。
(3)兩國經濟上都屬于__________國家,重要的港口城市都分布在______洋沿岸。
(4)對比澳大利亞、日本兩國的社會經濟差異,完成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