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有關南水北調工程、材料,分析回答:
(1)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將把我國的哪四大流域連接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調的東線和中線工程是將 (河流)的水調往 地區。
(3)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調水可利用 河道,經過 、 、 、 、 五個省級行政區。
(4)南水北調的中線工程是從 水庫調水,經過 、_ 等省級行政中心一直輸往北京、天津。
(5)想一想:為什么要建設南水北調工程?
【答案】(1)長江、淮河、黃河、海河 (2)長江 華北地區(3) 江蘇 山東 河北 北京 天津(4)丹江口 河南 河北 (5)南水北調工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北方嚴重缺水的問題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工程。(1)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借用京杭運河,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連接起來。(2)由于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南方的水資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北方又嚴重缺水,造成許多耕地不能得到利用,所以實施南水北調這樣的跨流域調水來解決北方的缺水問題,分東線、中線、西線,都是從長江的干、支流取水調到北方,其中東線和中線是輸送到華北地區。(3)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借用京杭運河,經過江蘇、 山東、 河北、 北京 、天津五省區。(4)中線方案是從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取水,沿著河南、河北最終輸送到北京及周邊地區。(5)南水北調工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北方嚴重缺水的問題,因為我國南北方降水不均勻,水土配合不協調,所以采取這樣的措施來達到雙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益陽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山高坡陡、中部丘崗起伏、東北部平坦開闊。整個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遞降,依次形成山地、丘崗、平原三級階梯。
材料二:“十三五”時期,益陽市將全面進入大益陽城市圈建設,我市計劃規劃形成“一核兩心三片區”的空間發展格局,即以益陽市城區為核心,沅江市城區、桃江縣城為副中心,大力推進東接東進的東部兩型發展片區、北聯北通的北部發展片區和西連西拓的西部發展片區建設。
材料三:湖南省和益陽市地圖。
(1)據圖可知,益陽市位于湖南省的 部,與甲省相鄰,該鄰省的簡稱是 。
(2)益陽市的中部地形以 為主。南縣、沅江市所在地形區是 平原的一部分。
(3)流經益陽市的主要河流是 ,其流向為 。
(4)益陽市六個縣(市、區)中,面積最大的是 ,其盛產的 (蘆筍、南洲大曲、黑茶、竹織品)聞名中外。
(5)據材料二可知,大益陽城市圈除益陽中心城區外,還包括附近的縣級城市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管窺線條俯察地形。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圖中A點海拔高度_______米。
(2)①②③④四地中屬于鞍部的是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處中修建水庫大壩的最佳位置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圖1 洞庭湖水域面積變化 圖2 水土流失
材料二:根據1985年統計,長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達56.2萬平方千米,占流域總土地的31.2%。而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區域,,流失面積達35.2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的62.6%。
材料三:長江流域發生大洪災的頻率,在公元1300~1950年間,平均每14年有一次,而近40年,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進入20世紀80年代,長江全流域幾乎年年發生洪災。1954年長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持續達三個月之久,造成數萬人死亡,300多萬公頃農田被毀,京廣鐵路中斷100天。1998年長江全流域的大洪災,直接經濟損失達上千億元人民幣。
(1)長江洪水多發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__。
(2)洪水發生頻率提高的人為因素是:① ②___ ___________。
(3)治理長江洪水的措施有:上游 中游 下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河壯麗氣象萬千。祖國河山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千差萬別,自然資源豐富多樣。守護青山綠水,留住最美鄉愁。讀圖回答問題。
(1)讀圖,找出圖中既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又是地勢第二三階梯分界、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的山脈是_______________。
(2)讀圖,圖中山脈屬于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的是________,圖中西安與安康1月均溫較低的是_______。
(3)讀圖,長江、淮河、黃河三條河流中,有結冰及凌汛現象的是_____________。
(4)圖示長江黃河ABCD四河段中,水流湍急、水能最豐富的是__________,對于C河段所在地農業發展討論中,可可與樂樂觀點不同,根據因地制宜原則,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西部大開發的自然條件中,主要有利條件和制約經濟發展的最缺少的自然資源組合正確的是( )
A. 宜耕荒地廣闊——平原 B. 草原廣闊——森林
C. 礦產資源豐富——光照 D. 土地廣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圖等高距為 米。
(2)山頂甲與丙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若山頂甲現在氣溫是10℃,則丙地氣溫約為 。
(3)圖中A處的地形為 。
(4)星期天,我校某班同學前去野游,分兩個小組爬山,一小組從B處爬上山頂乙,二小組從C處爬上山頂乙,你認為 小組可能先上山頂,理由是:
(5)如果在甲山頂和乙山頂之間架設索道,設計游客乘索道1小時往返。若量得單程索道在圖上長度為3厘米,則設計索道運行的速度約為 千米/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