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網友“暢行天下”暑假騎自行車進行了一次終生難忘的旅行,下面是他用“行者”軟件記錄的旅行線路(終點是烏魯木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景觀或人文活動與內蒙古自治區相符的是( )
A.以種植水稻、柑橘和甘蔗為主
B.摔跤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
C.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
D.代表性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央視《地理·中國》報道,黃河支流上著名的“橋上橋”(上下兩橋層),下橋建于公元 1667 年,下橋建于公元1832 年,上世紀 70 年代,當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將下橋挖出,使“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兩河段中,“黃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豐富的是________,“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_______。
(2)③、④兩地中可觀賞“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自然風光的是_______。
(3)民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歌詞中“東南風”是我國 季盛行的風向,其攜帶的水汽主要來自于_______洋。
(4)“橋上橋”中下橋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當地_______ 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
A. 擴大耕地面積,進一步增加糧食產量 B. 大量進口農作物,滿足人們的需求
C. 實行科學種田,走“科技興農之路” D. 增加糧食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
A地區,B地區,C地區,D地區。
(2)A地區主要的耕地類型是(早地/水田)。
(3)B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 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4)C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
(5)A,B地區的劃分界線大致以(山脈)、(河流)一線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泰安市某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到我國某地區開展研學旅行活動。下面是同學們搜集到的該地區資料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幫助他們完成下列問題。
(1)圖所示區域地形以________為主。
(2)同學們駐扎在張村附近的B處,此時B處的氣溫為22℃,估算該區域最高峰山頂的氣溫約為________℃。
(3)公路沿線C,D兩地設置凸面鏡的應是________地。
(4)根據因地制宜發展原則,同學們認為圖中a、b、c各地段最適合利用為耕地的是________。
(5)下圖反映的是該區域氣溫年變化和逐月降水量情況,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①描述圖中A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________。
②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地人們在圖示區域修建了大型水庫,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部分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與甲大洲的分界線是 ,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E海峽,A海灣及其沿岸地區分布著豐富的資源。
(2)對B地區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是。
(3)圖中陰影區屬于人口稀疏區,該區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4)D地區的地形地勢特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