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地區及臺灣島”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鐵路線C ,城市:F .
(2)B地區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它可為內地提供
(3)寶島臺灣具有豐富的物產資源,請你從氣候和地形兩方面,簡要分析臺灣島發展糧食生產的有利條件. .
(4)近幾年到臺灣旅游的大陸游客越來越多,你知道臺灣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嗎? .
(5)臺灣樹種豐富,有“森林之海”之稱,其中最著名的樹種是 .
【答案】(1)京九線,高雄
(2)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3)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西部是平原,土壤肥沃。
(4)日月潭,玉山 (5)樟樹
【解析】(1)據圖可知:C是京九線,城市F是高雄,該城市臺灣最大的港口。
(2)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據圖可知:B地區即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香港可為內地提供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3)臺灣屬于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熱量充足。因此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再加上西部是平原,土壤肥沃,為臺灣島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4)臺灣旅游資源豐富,其中著名的旅游景點有日月潭、玉山、阿里山等,以自然風光為主。
(5)臺灣山脈海拔高,森林呈垂直變化,臺灣的樹種豐富。臺灣島森林覆蓋率達55%,盛產樟、紅檜、扁柏等,有“森林之海”之稱,其影響因素是臺灣緯度較低,山地海拔高,氣候的垂直變化明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土高原圖回答問題。
(1)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AB
省會名稱:C D
(2)黃土高原的傳統民歌是 ,傳統民居叫 。
(3)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的特征是 ,水土流失是形成這一自然景觀的主原因。
(4)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土質 、降水
、植被 。
(5)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應一方面采取 生物措施與 、 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 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6)圖中的河流是 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位置圖”和“非洲降水量示意圖”,回答問題。
(1)非洲的緯度位置特點:非洲大部分地區介于________________線之間,因此非洲的氣候應該以______(溫度帶)氣候為主。
(2)A、B兩地,年降水較多的是_____ _地。
(3)非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地區占全洲的60%以上,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比較稀疏。據此,非洲的地形以__________為主,被稱為“ ”。
(4)非洲降水量較多的地區是:B 盆地,C馬達加斯加島東部以及D 灣沿岸,上述三地區都位于 氣候類型區;非洲降水量較少的地區是________ _沙漠地區,該地區位于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非洲是世界上國家和地區最多的大洲。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亞和 3個獨立國家 ( )
A.南非 B.利比亞
C.利比里亞 D.肯尼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四川廣安2016年中考)下列關于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B.巖石圈是由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聯合而成
C.以海洋為主的板塊是印度洋板塊D.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穩定,板塊內部比較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區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丁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面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我國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 B. 種植業區與畜牧業區的分界線
C. 800mm等降水量線 D.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
【2】下列地區的工農業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 甲地——石油工業 B. 乙地——種植業
C. 丙地——林業 D. 丁地——漁業
【3】下列對此地區描述,正確的是( )
A. 被稱為高原濕地 B. “紅土地”廣布 C. 是干旱的寶地 D.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4】東北稻米質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高溫多雨 B. 一年一熟,生長期較長 C.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 當地生產技術先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