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四川廣元2016中考地理)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
A.干旱、洪澇、臺風、寒潮等 B.干旱、洪澇、地震、水污染等
C.滑坡、臺風、寒潮、干旱等 D.寒潮、洪澇、大氣污染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2010年各省級行政區人均工業總產值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1)下列選項中所列的城市2010年人均工業總產值都超過10萬元的是( )。
A.上海、杭州
B.天津、南京
C.上海、福州
D.天津、北京
(2)下列選項中描述錯誤的是( )。
A.2010年我國有10個省級行政區人均工業總產值超過5萬元
B.2010年人均工業總產值低于2萬元的省級行政區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
C.2010年內蒙古與北京的人均工業總產值都是5到10萬元,因此兩省區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
D.由上圖可知,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我國共有________個省級行政區。
(2)把黑龍江、陜西、安徽3個省級行政區,分別用序號①②③填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____,它們的行政中心(省會)分別是①____②____③_______。
(3)臺灣及周邊附屬島嶼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圖中字母A處為________島;南海B處為我國領土最南端的________,
(4)把鄰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分別用序號④⑤⑥填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于2013年9月20~24日在廣西南寧舉辦。下列國家屬于東南亞國家聯盟的一組是( )
A.越南、老撾、泰國
B.中國、日本、韓國
C.菲律賓、印度、文萊
D.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A-B-E三地的年降水量變化特點是 ,影響三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2)甲圖中F地區人口密度 (大/小),該地區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處同一個緯度,但兩地氣溫在同一季節卻出現了20℃的溫差,其原因是。
(3)乙圖中圖符合北京的氣候類型,并描述北京的氣候特點, 。
(4)有新聞報道:意大利(甲圖中C地)冬季發生洪水災害,你認為這一報道可信嗎?,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青藏地區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青藏地區位于 (地形區),其最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本區特有的、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畜種是 。
(2)藏袍是藏族的傳統服飾,早晚時藏民可以將雙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則可以脫下一只袖子或脫下兩只袖子系在腰間。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當地氣溫具有 特點。
(3)圖中陰影區域是被譽為“中華水塔”的 地區,它是 、 、瀾滄江的發源地,我國在這里設立了自然保護區,主要是為了保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牛生活在熱帶淺海環境中,鴕鳥生活在陸地上,且不會飛,它們的化石卻出現在下圖兩個大陸的相同年代的地層中。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
【1】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是 ( )
A.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B. 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C.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D.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2】海牛和鴕鳥分布在大洋兩岸的原因是 ( )
A. 兩個大陸上的人們進行國際貿易的結果
B. 兩個大陸之間的海洋干涸或海水變淺時,它們從一個大陸遷移到另一個大陸
C. 在地質時期,兩個大陸曾是緊密相連的整體
D. 這些動物在兩個大陸之間來回活動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目前,世界人口已超過70億。預計未來40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長將約占全球人口增長的97%。
材料二
(1)從圖中看出,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是(多選)(__________)
A.非洲北部 B.亞洲北部 C.歐洲地區 D.亞洲南部
(2)從海陸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
(3)①地區主要分布著________人種;②地區居民大部分使用____________(語言)。
(4)③地區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人口增長較快,產生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寫出兩條即可)。
(6)一個國家人口的增長應該與____________發展相適應,與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