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區域A B 。
(2)C地區與D地區的分界線是 (山脈)和 (河流)
(3)D地區的耕地類型是以 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是 。
【答案】(1)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2)秦嶺、淮河 (3)水田、水稻
【解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據圖可知:A為我國四大區域中的西北地區;B為我國四大區域中的青藏地區。
(2)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秦嶺、淮河主要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據圖可知:C為北方地區,D為南方地區,它們的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3)北方地區主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少,耕地類型是旱地,農作物為一年兩熟、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南方地區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農作物熟制是一年兩熟到三熟,耕地類型是水田,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省區與其簡稱、省會匹配正確的是( )
A、A—陜—西安 B、C—鄂—武漢
C、E—渝—重慶 D、F—隴—銀川
(2)地形區B的名稱是 ,其地表特點是 ,其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3)圖中D山脈名稱 ,它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地形區G的名稱是 ,長江最大支流 流經該地。
(4)山脈D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比較下表內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標注:請在圖中中心位置處標注相應的極點代號,用箭頭表示出地球自轉方向。
(2)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洲:① ② ③ 。大洋:④ ⑤ ⑥ 。
(3)M是我國科學考察站,名稱是 ,此地區科學考察的最好季節是我國的(冬或夏) 季。
(4)圖中B在A的 方向。
(5)某人站在此圖中心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據圖a比較A,B兩地降水量多少:來自太平洋的暖濕風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擋,B地的降水量比A地 .
(2)從圖b中可以看出,北美洲氣候復雜多樣,氣候分布面積最大.
(3)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假設北美洲地形為圖c所示,結合圖a,圖b分析,北美洲40°﹣60°的緯度范圍內分布面積將明顯擴大的氣候類型是氣候.
(4)從地形、氣候、交通等因素分析,圖c中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洋沿海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地理要放眼世界,心懷祖國。你對自己的國家了解嗎?回答下列問題。
(1)圖所示傳統民間習俗,多見于( )
①南方地區 ②北方地區 ③西北地區 ④青藏地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秦嶺—淮河是我國哪兩個地區的分界線( )
A.西北和青藏
B.北方和西北
C.南方和北方
D.青藏和南方
(3)成語“得隴望蜀”中提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是( )
A.
B.
C.
D.
(4)下面四個地區中,屬于跨省區域的是( )
A.陜北
B.濱海新區
C.西雙版納
D.黃土高原
(5)發源于青藏地區的我國第一大河是( )
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淮河
(6)下列建筑體現北京政治職能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際上習慣用哪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A.20°E、160°W
B.0°、180°
C.20°W、160°E
D.10°E、17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部分國家政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2010年5月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在甲國首都 舉行的盛大閱兵式,紀念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
(2)從上圖可知,甲國貨物周轉量最大的運輸方式是 。該國鐵路交通發展不平衡,亞洲部分鐵落網比較稀疏,但有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是 大鐵路,它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3)乙國有世界面積最大的 帶,由于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一直被世人矚目。
(4)丙國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簡要分析原因 。(至少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