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和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北緯30°中國行》從浙江舟山群島出發,自東向西一直拍攝到西藏的阿里地區,沿途穿越9個省市自治區,節目展現了北緯30°沿線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社會發展在內的全景式圖畫。
(1)A地區耕地類型為____ __
(2)B地區自然特征是 , B地區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 地區。
(3)下圖為我國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圖。
圖中所示的地形區自東向西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甲處的____ ____(地形區)、橫斷山區和乙處的_________高原,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呈階梯狀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I haven’t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I ________it when I finish it.
A.returnB.returnedC.will returnD.have return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及周邊地區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在圖中適當位置填寫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四川省。
(2)圖中字母A是 (國家),B是 (國家) C是 (國家)。
(3)圖中,數字①是 (海)。
(4)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所在的省區③是 ,其行政中心是 。②是 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土高原地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讀圖回答:
(1)黃土高原地區處于我國地勢三級階梯中的第 級階梯,包括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河南省的部分地區以及 省和 省的大部分地區.
(2)黃土高原地區具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環境特征.在A、B景觀圖中,反映黃土高原地區地表特征的是 ;在C、D景觀圖中,反映黃土高原地區特有人文景觀的是 .
(3)結構圖可以揭示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將下列代表地理現象的字母填入相應框內,從而表明黃土高原地表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與后果.
A.地表溝壑縱橫 B.地表植被稀少 C.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D.黃土土質疏松 E.黃河含沙量大.
(4)請你為當地發展建言獻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李明從巴西回來給大家講述了他的見聞,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在圣保羅街頭我看到了冰雕
B.2月下旬,我趕上了盛大的狂歡節
C.在巴西我見到了混血兒
D.和巴西的孩子一起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三江源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回答問題。
讀上圖,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自這里,被譽為“中華水塔”。但近年來,由于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使該地區出現了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等問題,對當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區產生重要影響。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地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農業部門以畜牧業為主;而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農業部門以 業為主。
(2) 長江三角洲獨特的水鄉文化,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下列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景點的是( )
①拙政園 ②周莊 ③烏鎮 ④杭州西湖 ⑤頤和園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媽媽在蘇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們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同城效應)。結合圖3,說說這種生活方式依據的條件是什么?
(4) 三江源地區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會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板塊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從數量上看,全球共分為________大板塊 ( )
A. 四 B. 五 C. 七 D. 六
【2】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亞歐板塊和_________板塊碰撞隆起形成的 ( )
A. 印度洋板塊 B. 美洲板塊
C. 南極洲板塊 D. 太平洋板塊
【3】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中,位于E板塊周圍的是 ( )
A.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 環大西洋火山地震帶
C.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D. 安第斯山火山地震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