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俄羅斯礦產、工業區、鐵路分布圖”(左圖)、“中俄油氣管道分布圖”(右圖)和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在2014年上海亞信峰會期間,中國石油與餓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合同規定自簽訂合同的4-6年內,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半年之后,中俄雙方簽署了不具法律效力的西線合作備忘錄和供氣框架協議。協議顯示,俄方將每年向中國供應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為期30年。中俄東西兩線在建成之后,向中國輸入天然氣680億立方米/年,占到中國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的17%。
(1)關于俄羅斯的敘述,正確的是 (選擇填空)。
A.人口分布極不均勻,人口主要集中在其亞洲部分
B.森林資源豐富,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廣的亞寒帶針葉林
C.擁有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
D.農業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向日葵等
(2)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儲量和產量居于世界前列的有石油、天然氣等,為俄羅斯發展工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中天然氣的符號是 ,主要分布在____河以西。
(3)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時,均是通過。 (運輸方式),中俄油氣合同全面實現后,將通過中俄天然氣西線管線把天然氣引入中國,并通過國內已有的____工程管線將天然氣輸送到能源消費量大的東部地區。
(4)連接俄羅斯工業區的最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為____運輸,從俄羅斯的交通圖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路西起____,東到太平洋沿岸的港口 ____,中途穿過亞歐分界線——圖中的甲山脈,其名稱為____山。
【答案】(1)B,C (2)如 葉尼塞河 (3)管道運輸西氣東輸 (4)鐵路運輸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烏拉爾
【解析】(1)關于俄羅斯的敘述,人口分布極不均勻,人口主要集中在其歐洲部分;森林資源豐富,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廣的亞寒帶針葉林;擁有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農業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土豆等,故選BC。
(2)由圖可知,天然氣的符號是,主要分布在葉尼塞河以西。
(3)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時,均是通過管道運輸,中俄油氣合同全面實現后,將通過中俄天然氣西線管線把天然氣引入中國,并通過國內已有的西氣東輸工程管線將天然氣輸送到能源消費量大的東部地區。
(4)連接俄羅斯工業區的最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為鐵路運輸,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路西起莫斯科,東到太平洋沿岸的港口符拉迪沃托斯克,中途穿過亞歐分界線——圖中的甲山脈,其名稱為烏拉爾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B、D兩點的經緯度位置:
B 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判斷下面兩點所在的東西半球:
A__________;C__________。
(3)B點屬于__________(高、中、低緯度)。
(4) B在A的_________方向。
(5)A、B、C、D、E五點中,位于寒帶的是_______;終年炎熱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澳大利亞的農業部門主要以
A. 種植桉樹、養殖袋鼠為主
B. 小麥種植以及養羊業為主
C. 開采煤、鐵等礦產為主
D. 出口袋鼠和樹袋熊為主
【2】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區是
A. 東南沿海一帶 B. 中部大自流盆地
C. 西部低緩的高原 D. 東部的大分水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單位:℃)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A、B、C、D四地中,C處位于____洲,年平均氣溫是___℃;D處位于____洋,年平均氣溫是___℃;A處位于____洲,年平均氣溫___(填“高”或“低”)于30 ℃;B處位于____洲,年平均氣溫__(填“高”或“低”)于-50 ℃。
(2)從圖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規律:氣溫從低緯向高緯____(填“遞增”或“遞減”),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從等溫線的彎曲狀況看,北半球等溫線_____(填“彎曲”或“平直”),南半球等溫線____(填“彎曲”或“平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從海陸分布的角度分析)。
(4)圖中,年平均氣溫在20 ℃以上的地帶,大致相當于五帶中的___帶,年平均氣溫在0 ℃以下的地帶,大致相當于五帶中的____帶和___ 帶,年平均氣溫在0~20 ℃的地帶,大致相當于五帶中的____帶和____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一帶一路示意圖”(下圖)和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7年5月,在中國北京首次主辦首倡的國際合作,“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材料二 傳統全球化是歐洲人所開創的,美國人所發揚的,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區、海洋國家先發展起來,陸上國家、內地則較落后,造成貧富差距、地區發展不平衡。
中國主動向西推廣中國優質產能和比較優勢產業,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將使沿途、沿岸國家首先獲益,也改變了歷史上中亞等絲綢之路沿途地帶只是作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過道而成為發展“洼地”的面貌。
“一帶一路”鼓勵向西開放,帶動西部開發以及中亞、蒙古等內陸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實現全球化再平衡。推動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1)“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首倡國家是_____________。
(2)絲綢之路經濟帶從西安開始,向西主要經過我國的________地區(填字母),亞洲的中亞、________等地區,連接歐洲________地區的莫斯科,到達歐洲西部的鹿特丹。
(3)“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開始于我國的________(填圖中字母)地區沿海,通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向南向西到達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西部,通過________洋、________洋、大西洋,加強了亞太地區和亞歐各國的經濟聯系。
(4)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________優勢、________優勢等轉化為___________優勢,使沿線國家受益,改變絲綢之路沿途地帶的經濟發展洼地面貌,實現全球化的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幅“南方民居”和“北方四合院”景觀圖,四合院占地規模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則占地少,一般有二、三層樓房,其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雨水多,多層建筑利于排水 B. 北方比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 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 D. 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甲處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
【2】圖中丁處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