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表現在( )。
A.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B.人口數量多,素質高
C.人口地區分面不均衡
D.人口基數大,增長慢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圖”和“夏季風圖”,完成下列問題。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a_______——b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指的是___________季風。
(3)右圖中數字代號①和②代表影響我國的夏季風。①應為___(方向)季風,來自_____洋;②應為______(方向)季風,來自_____洋。
(4)夏季風的影響是導致我國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①受夏季風影響,我國東部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季節。②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____。③夏季風強弱不穩定容易導致_________________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人發明的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圖示意不同節氣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造成二十四節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轉B.地球公轉C.地球的形狀D.地球的大小
【2】下列節氣中,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清明B.雨水C.立春D.霜降
【3】“二十四節氣歌”對應的節氣中,濟南市全為晝長夜短的一組是( 。
A.春雨驚春清谷天B.夏滿芒夏暑相連
C.秋處露秋寒霜降D.冬雪雪冬小大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每年旱澇災害嚴重,影響其主要原因是( 。
A.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B.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為高原
C.西南季風強弱不同,降水季節不穩定
D.全年高溫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的原因( )。
A.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農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D.人口增長過快,同經濟發展不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
B.紅海及其沿岸地區
C.黑海及其沿岸地區
D.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該圖中( )
A. 太陽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區 B. 南極地區籠罩在黑夜之中
C. 北京的天還沒亮 D. 對全球來說,白晝范圍大于黑夜范圍
【2】如圖中所示,北京()
A. 正午太陽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 B. 正好是新學期剛開學
C. 白天短,黑夜長 D. 是一年中風沙天氣最多的季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黃河水系圖回答。
(1)黃河上、中游的分界①是_________, 中、下游的分界②是_________。
(2)長江中、下游的分界④是_________。
(3)長江、黃河的分水嶺A是_________(山脈)。兩條河流都發源于_________(地形區)。
(4)黃河流過的地形區B是_________高原。
(5)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少有支流,因為黃河下游是_________。
(6)兩條河流流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是因為我國的地勢_________。
(7)長江和黃河共同流經的省級單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描述與圖中實地情況一致的是
A.①處比⑥處坡度陡峭B.②處海拔不足400米
C.③處比四周低D.⑤處可能有河流
【2】②③兩地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A.200米B.2千米C.20千米D.200千米
【3】從⑥地出發到達④地,需要登高
A.250米B.200米C.150米D.100米
【4】下列山體部位判斷正確的是( 。
A.①是山谷B.②是山脊
C.⑤山頂D.③鞍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