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是我國( )
A.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B. 內流區域和外流區域的分界線
C. 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D. 人口稀疏區與人口稠密區的分界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示國家工業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國以輕工業為主 B. ②國工業集中在北部平原
C. ③國原料主要依賴進口 D. ④國工業不發達
【2】關于四國氣候敘述錯誤的是
A. ①國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B. ②國以熱帶氣候為主
C. ③國以季風氣候為主 D. ④國以地中海氣候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古詩中的“天上”是指我國的()
A. 唐古拉山 B. 巴顏喀拉山 C. 昆侖山 D. 喜馬拉雅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中國。
材料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的毛烏素沙地,昔日滿天飛沙,大漠蒼茫。然而,經過勤勞的中國人民數十年努力奮斗,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聯合國環境專家稱之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
材料二:相關研究表明,毛烏素地區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50年代以來,毛烏素地區氣溫逐漸升高,降水趨于減少,氣候有干旱化傾向,加速了荒漠化的發展。同時,由于該區域地表是由地質時期形成的沙礫物質組成,草皮一經破壞,就成了沙漠。另外,不同的人類活動在土地荒漠化過程中所占的比重如表一所示。
材料三:圖二為我國西北地區景觀圖及降水量分布,以及毛烏素沙地及周 邊區域示意圖。
(1)毛烏素沙地分布的西北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自然景觀自東向西依次為 (填圖二左上圖中景觀圖的序號順序),主要影響因素是 。
(2)根據圖文材料,完成毛烏素地區荒漠化及治理的思維框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地區代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
A. 南方地區 B. 北方地區 C. 西北地區 D. 青藏高原地區
【2】某山脈以北是棗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園飄香,此山脈位于哪兩個區域的分界線上?( )
A. 甲、乙之間 B. 甲、丙之間
C. 乙、丁之間 D. 乙、丙之間
【3】圖中乙地區( )
A. 民居屋頂坡度較大,墻體高 B. 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C. 民居屋頂坡度較大,墻體較厚 D. 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不厚
【4】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的地區位于圖中哪個區域?( )
A. 乙 B. 丙 C. 丁 D. 甲
【5】乙地區和丁地區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
A. 氣候因素 B. 地形因素 C. 經濟因素 D. 自然因素
【6】具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一獨特現象的地區位于( )
A. 甲 B. 丙 C. 丁 D.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