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有關漢江流域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下圖是我國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水系流域示意圖,其東西部自然環境差異十分顯著。過去沒有很好理解和尊重東西部差異,在開發利用中產生了諸多的生態環境問題,西部地區主要表現為土壤侵蝕、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等,東部地區主要表現為湖泊等濕地面積減小,水體污染嚴重等。
(1)秦嶺是我國十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大致與我國冬季 ℃等溫線吻合,大致與我國 mm年等降水量線吻合。
(2)漢江主干總體流向可表述為 。
(3)漢江流域東西部農業發展有明顯差異。西部地形以 為主,河谷農業和 業比重較高;東部地形以 為主, 業占絕對優勢,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
(4)請根據圖文材料,分別對漢江流域東部和西部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出一條可行措施。
【答案】(1)0 800 (2)從西北流向東南(或西段自西向東,東段自北向南) (3)丘陵、山地 林 平原 種植 水稻 (4)西部:制定合理伐育政策;擴大自然保護區;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改變山區經濟結構(任答1點)東部: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退田(耕)還湖(停止圍墾)(任答1點)
【解析】
(1)秦嶺是我國十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大致與我國冬季0℃等溫線吻合,大致與我國800 mm年等降水量線吻合。還是外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分界線,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是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2)讀圖可知,漢江主干總體流向可表述為從西北流向東南。
(3)比較漢江流域東西部地形可知,東西部農業發展有明顯差異。根據因地制宜原則,西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谷農業和林業比重較高;東部地形以平原為主,種植業占絕對優勢,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4)根據圖文材料可知,,在開發利用中產生了諸多的生態環境問題,西部地區主要表現為土壤侵蝕、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等,所以西部應該退耕還林,擴大自然保護區,封山育林等;東部地區主要表現為湖泊等濕地面積減小,水體污染嚴重等。所以東部應該退耕還湖,治理水污染等措施。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香港、澳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澳門位于珠江口的東側,與廣東相鄰 B. 香港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
C.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都不發達 D. 博彩旅游業是香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珠江全流域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豐富。西江為珠江最大支流。紅水河屬于西江上游,全長659km,落差達254m。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長343km,落差僅24m。紅水河流域耕地面積、人口僅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紅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紅水河水能資源更豐富,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地勢落差大 B. 水量豐富
C. 河段長 D. 無結冰期
【2】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開發利用主要方向應包括
A. 建設水電站 B. 航運和水源
C. 錫礦、錳礦開采加工 D. 海水養殖
【3】開發紅水河流域,能為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提供
①大量清潔能源 ②發展工業的原材料 ③極為豐富的高素質科技人才 ④十分充足的資金 ⑤工業產品的銷售市場
A. ①②⑤ B. 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三條亞歐大陸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線為第一亞歐大陸橋,其穿越的大地形區有亞洲部分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平原、亞歐分界線山脈、歐洲部分的平原和歐洲西部平原。
(2)圖中②線為第二亞歐大陸橋,東起我國連云港西到荷蘭鹿特丹。在我國境內的鐵路線名稱依次是線、線、北疆線;沿線自然景觀呈現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試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
(3)圖中③線為構想中的第三亞歐大陸橋,起點城市為廣東省;該線建成之后將對我國西南地區產生重要影響,不僅增加了出海通道,還能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便于將東南亞、、西亞和洲聯系起來。
(4)擬建中的第三亞歐大陸橋經過的大部分地區地震頻發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四國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四個國家中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是( )
A.A
B.B
C.C
D.D
(2)四個國家中被稱為“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是( )
A.A
B.B
C.C
D.D
(3)四個國家中混血種人分布較廣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巴西農產、礦產和工業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帶,氣候 , 地形平坦,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甘蔗、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2)巴西擁有豐富的礦產,在此基礎上,發展了鋼鐵、、等現代工業。
(3)巴西的工農業主要分布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圖和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在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屬淺源性地震.
(1)尼泊爾地震頻繁的原因是位于________板塊和______板塊交界地帶.
(2)A我國的是________高原,當地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________,這里冰川廣布,反映當地獨特的________氣候.
(3)照片甲位于A高原上的_______(城市),照片乙是A高原特有的畜種_______.
(4)該地區大部分區域不適宜發展種植業,簡要分析有限的農耕區局限于少數河谷地帶的原因_____。
(5)A區域號稱“三江源”,他是哪三江的發源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