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A、B、C三點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 點。
(2)A點的緯度是 ;B點位于A點的 方向;一天中,A、B兩點先看到太陽的是 點。
(3)當太陽直射A點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 處,這一天是北半球的 (節氣),此時北極圈內會出現 (填“極晝” 或“ 極夜” )現象。
(4)德城區本次期末考試時(1月30日—31日),地球運行位置在
A.丁—甲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5)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動過程中,德州市的白晝將逐漸變 (填“長”或“短”),獲得的太陽光熱也將逐漸 (填“增加”或“減少”)。
【答案】(1)ABC (2)23.5°N 正東 B (3)甲 夏至 極晝 (4)D (5)長 增加
【解析】(1)由圖可知,圖中ABC三個點都在南北回歸線內的熱帶內,都有直射現象。
(2)由圖可知,A點緯線是北回歸線,緯度度數是23.5°N;B點在A點的正東方向;一天中,A、B兩點先看到太陽的是位于東部的B點。
(3)當太陽直射A點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甲處,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時北極圈內會出現極晝現象。
(4)德城區本次期末考試時(1月30日—31日),地球運行位置是在丙-丁處。
(5)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動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德州市的白晝將逐漸變長,獲得的太陽光熱也將逐漸增加。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印度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印度是南亞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西臨① , 東臨②。
(2)③是印度最大的河流。
(3)印度是一個災害頻繁的國家,這與影響印度的(風向)季風有關,這種季風來自西南的洋,它的強弱和登陸的早晚,對印度農業生產影響很大,當這種季風實力強大或登陸時間早時,造成災;反之,造成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臺灣省地理位置圖,完成下題.
(1)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分散于北緯25°40′~26°、東經123°~124°34′之間,與臺灣島都是中國領土.它位于圖中的( )
A.
B.
C.
D.
(2)2014年5月21日臺灣花蓮地區發生5.9級地震,臺灣許多地方都感覺到強烈搖晃.臺灣經常發生地震,是因為其位于( )
A. 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B.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C.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3)西隔臺灣海峽與其相望的省級行政區是( )
A.廣東省
B.江蘇省
C.福建省
D.浙江省
(4)臺灣對外貿易迅速增長,目前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
A.農產品
B.礦產品
C.畜產品
D.工業制成品
(5)臺灣省的主要少數民族為( )
A.回族
B.高山族
C.蒙古族
D.傣族
(6)臺灣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是( )
A.臺風
B.寒潮
C.暴雪
D.沙塵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歐洲西部經濟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歐洲西部工業部門齊全、基礎雄厚
B. 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C. 交通發達,四通八達的運輸網連接世界各地
D. 農業在歐洲西部各國經濟所占比重較大,生產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極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稱:
①洲;②洲;③洲
④洋;⑤洋;⑥洋
(2)圖中A,B代表我國在南極地區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A是站,B是站。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 原因是。
(3)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溫帶地區,但科考隊員在終年寒冷的南極地區發現有煤,用你學過的知識簡要解釋這一現象。
(4)在開發和利用南極的過程中,下列可取的行為是( )
A.去南極海域大量捕殺鯨
B.大規模開發南極礦產
C.在冰雪中掩埋廢棄物
D.作為科研與和平利用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決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水北調工程,是指把長江水系豐富的水資源,通過引水工程調到我國缺水嚴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計劃是從揚州(城市)的江都取長江水沿__________運河北上到達京津唐地區。這條線路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水系。
(3)引黃濟青工程,把黃河水引入___________,引灤入津工程,把灤河水調到海河水系,供應___________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