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西部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是因為( )
A. 西部地區的氣候適宜森林的生長
B. 西部地區人口少,需要的糧食數量也少
C. 西部地區有悠久的畜牧業歷史,當地少數民族的人們擅長于種植牧草
D. 西部地區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古詩詞中有許多語句與地理有關,回答下列問題。
【1】“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的“天上”是指( )
A. 青藏高原 B. 天山山脈 C. 大氣降水 D. 喜馬拉雅山脈
【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觀是指( )
A. 黃土高原 B. 華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內蒙古高原
【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是( )
A. 東北風 B. 西北風 C. 冬季風 D. 夏季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疆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我國大部分位于熱帶,光熱條件好
B. 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C. 中國的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共有14個
D. 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落實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國人口基數大 B. 我國人口東多西少
C. 我國人口出現負增長 D. 我國人口基數小
【2】實施“單獨二孩”的主要目的是( )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
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③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緩解黃河斷流現象的最關鍵措施是( )
A. 科學種田,實施節水灌溉技術
B. 統一規劃,合理調配,協調利用黃河水灌溉
C. 實施跨流域調水,啟動南水北調工程
D. 加強對污水凈化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現在黃河流經地域的一組是( )
A. 青稞酒—吊腳樓—蒙古包—四合院
B. 碉房—蘭州拉面—馬頭琴—窯洞
C. 蒙古包—茶園—窯洞—京劇
D. 坎兒井—那達慕大會—信天游—四合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同的地區自然環境不同,人類活動也各具特色。請問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 西亞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木屋,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B. 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居住長屋,身著皮毛衣服,過著游牧生活
C. 南亞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魚為生,交通工具是船
D. 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居住帳篷,身著寬大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06年春季以來,在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地區接二連三出現沙塵天氣,時間之早、頻率之高、范圍之廣、強度之大,為歷史同時期所罕見,給華北地區的交通、環境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
(1)我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華北一帶冬春季常遭受風沙災害,_______________將沙塵吹向東部和東南地區,形成沙塵天氣,即“沙塵暴”。
(2)造成北方沙塵現象加劇的原因,除了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為因素主要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行為,造成_______________的惡果;在林區的_______________行為,造成森林覆蓋率降低,導致地表水分減少,風沙天氣多發。
(3)治理風沙、減輕災害的有效途徑是:(至少答出4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完成下面小題。
【1】日本著名的火山是
A. 大高加索山B. 阿爾卑斯山C. 烏拉爾山D. 富士山
【2】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洋和______海沿岸。
A. 太平洋 瀨戶內海B. 大西洋 瀨戶內海
C. 印度洋 日本海D. 印度洋 日本海
【3】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
A. 科技發達,勞動力充足B. 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薄弱
C. 本國有豐富的農產品D. 石油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