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圖是運用各種符號,將地理事物按照比例尺縮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圖象。
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不屬于地圖“三要素”的是( )
A. 比例尺 B. 圖例 C. 圖名
【2】圖中的兩幅圖比較,正確的是( )
A. 中國地圖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小,內容簡略
B. 中國地圖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廠,內容簡略
C. 北京地圖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廣,內容詳細
【3】表示水庫的圖例是( )
A. B.
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四大地理區域中,甲是___,夏季氣溫最低的是_____(寫代號 )
(2)乙區域耕地類型以_____為主,劃分甲、乙兩個區域的主導因素_____。
(3)關于四大區域的地理差異,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甲地長夏無冬,四季如春 B.乙地樹木常綠,河湖眾多
C.丙地黃沙漫漫,氣候干旱 D.丁地地高天寒,雪峰連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縱橫交錯的山脈和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使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序號代表的山脈是:① ② ④ ⑤ 。
(2)山脈③以東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以西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
(3)圖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嶇不平,巖溶地形廣布的是 ,該區域易發生的山地災害有 等。
(4)右圖是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圖。從因地制宜的角度考慮,下列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合理的是( )(雙選)
A.A地開墾耕地,發展種植業 B.B地種植花卉疏菜,方便供應城區
C.C地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D.D地發展海水養殖
(5)根據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因素,簡要分析E地發展成為城鎮的優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市舉行,此屆亞運會的理念是“激情盛會,和諧亞洲”,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運動員在42個項目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最后中國代表團以199枚金牌獨領風騷。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本屆亞運會舉辦地位于哪個省區( )
A. AB. BC. CD. D
【2】圖中四省區中汽車牌照的第一個字依次為( )
A. ①云 ②桂 ③皖 ④黑B. ①滇 ②粵 ③鄂 ④黑
C. ①青 ②粵 ③渝 ④新D. ①新 ②滇 ③鄂 ④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陸地總面積和在世界位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A.960萬平方千米,第一位
B.1000萬平方千米,第二位
C.960萬平方千米,第三位
D.1000萬平方千米,第四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地球上海陸輪廓的形成,有不冏的理論,較著名的有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學說等。
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大陸漂移學說,海陸分布變化的順序是( 。
A. a→b→c B. a→c→b C. c→a→b
【2】根據《六大板塊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圖),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 板塊交界處 B. 板塊的內部 C. 陸地的內部
【3】喜馬拉雅山逐年抬升是因為( 。
A. 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
B. 南極洲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
C.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及周邊地區略圖,寫出圖中字母或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1)陸上相鄰的國家:A________,B________。
(2)隔海相望的國家:C________,D________。
(3)省級行政區的名稱E________,F________。
(4)我國瀕臨的海洋:①________,②________。
(5)歌曲《我愛你﹣中國》中“當燦爛的太陽跳出了你東海的碧波,你的帕米爾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閃爍;當你的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你的南疆早已到處洋溢著盎然的春色”現象差異的原因分別主要是________的差異和________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圖”,判斷下列關于長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長江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a三峽 B. 長江流域最大的支流是b漢江
C. 長江下游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 D. 長江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