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依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成語“涇渭分明”源自《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由于含沙量不同,涇河渭河在匯合處,會出現一清一濁、互不相融的景觀,常用來比喻界線清楚或是非分明。但涇渭清濁是在不斷變化的,甚至“涇渭分明”的現象在某些時候都已經不明顯了。
(1)渭河、涇河都屬于黃河水系,兩條河匯合后在黃河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區注入干流,這個地區也是我國______(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2)渭河流域號稱“八百里秦川”,農產品豐富,自古就是農業發達地區之一。除了地勢平坦外,渭河流域發展農業有利的自然條件是______。(雙項選擇)
A.灌溉水源充足 B.有肥沃的黑土
C.勞動力充足 D.雨熱同期
(3)涇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全程流經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歷史早期由于植被覆蓋率高,涇河流域的環境問題并不突出;但隨著人類活動加劇,過度開發導致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黃土高原出現了嚴重的______(環境問題),地表變得支離破碎、千溝萬壑,涇河含沙量經歷了由______(大/小)變______(大/小)的過程。相同的環境問題也導致了渭河含沙量增大,河水變渾濁。治理涇河、渭河流域環境問題的合理措施是______。(單項選擇)
A.依靠科技力量,改變土質特點
B.增加牲畜數量,大力發展畜牧業
C.大規模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D.植樹種草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
(4)涇河、渭河在汛期泥沙含量明顯增多。每年從春季開始,涇河、渭河的水量逐漸增多,但主汛期一般是在______(季節)。
【答案】中游 煤 AD 水土流失 小 大 D 夏季
【解析】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脈全長5500多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市、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黃河上游以山地為主,落差大,水流急,蘊藏量豐富的水能資源。中游水土流失嚴重,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黃河上游是自源頭到內蒙古河口,中游是河口到桃花峪,桃花峪以下是下游,讀圖可知,渭河、涇河兩條河匯合后在黃河中游地區注入干流,這個地區也是我國煤礦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主要分布在陜西省和山西省。
(2)讀圖可知,渭河平原有渭河和支流經過,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該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故選AD。
(3)因為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歷史早期由于植被覆蓋率高,涇河流域的環境問題并不突出;但隨著人類活動加劇,過度開發導致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所以涇河的含沙量經歷了由小到大的過程。所以治理涇河和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該地區的主要問題。依靠科技力量,改變土質特點不現實,增加牲畜數量,大力發展畜牧業、大規模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會造成水土流失更嚴重。所以植樹種草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是主要治理措施。故選D。
(4)該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夏季是該地區的雨季,所以主汛期一般是在夏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16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所處位置正好是位于( )
A. a點~b點之間 B. b點~c點之間
C. c點~d點之間 D. d點~a點之間
【2】天津的晝夜長短情況為( )
A. 晝長夜短 B. 晝短夜長 C. 晝夜等長 D. 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圖,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抖 2017年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海域進行的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獲得成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德定產氣的國家。
(l)圖甲中A省區的簡稱是_________,在圖乙中找出我國成功試采可燃冰的海域______。(填字母)
(2)上圖中,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
(3) 圖乙中山脈C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它也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
(4) 圖乙中D所在的地區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____地區。
(5)圖乙中E是我國美麗富饒的寶島.請寫出E省的一個美稱________;F省主要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
(6)圖甲中的M地和圖乙中的N地都是我國重要的種植業基地,這兩地在種植業方面的差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西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西北地區的由于降水比較少,地表根本沒有植被
B.西北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旱”
C.影響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
D.本區礦產比較豐富,特別是煤、石油、稀土的儲量大,前景廣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某氣象災害平均每年出現次數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反映的氣象災害是( )
A. 干旱 B. 臺風 C. 洪澇 D. 寒潮
【2】下列省級行政區中最常受該氣象災害影響的是( )
A.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 海南省 C. 內蒙古自治區 D. 黑龍江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種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是____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B是____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C是____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2)黃色人種人數最多的國家是____,印度北部主要分布著____人種。
(3)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____洲,但美洲也有一部分黑種人分布,他們是歐洲殖民者從____洲販賣去的黑種人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部四地氣溫年變化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造成四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陸差異 B. 經度差異 C. 地勢差異 D. 緯度差異
【2】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的熟制可達到一年三熟 B. 甲、乙兩地位于北方地區
C. 丙、丁兩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D. 我國南北溫差夏季比冬季大
【3】我國古代詩詞歌賦中,有許多是描述地理規律、地理景觀的名詞佳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述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景象
B.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C.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詞中的“春風”是指冬季風
D. “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反映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A____________
島嶼:B______
山峰:C__________
(2)日本的工業分布特點是集中在____________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3)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太平洋板塊與______板塊交界處。
(4)在日本的民族構成中,______民族占絕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