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大陸漂移假說”是下列哪位科學家提出的
A. 魏格納 B. 哥倫布 C. 李四光 D. 哥白尼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2016年11月20日起,我國多地開啟“冷凍模式”,北京發布寒潮藍色預警,教學樓北側大門進入冬季封閉模式。據此推斷北京冬季盛行風向是 (選擇填空)。
A.東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西南風
(2)放學路上,小亮凍得瑟瑟發抖,他想到在云南西雙版納游學的好朋友小明,給他發微信問候(下圖)。
根據對話內容,可以看出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造成這種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從景觀圖上可以看出西雙版納的屋頂設計成“人”字形,這是因為 。
(3)為了解西雙版納的氣候,小明從地理書上找到左圖和右圖。右圖中代表西雙版納氣候的是 (填字母),其氣候類型名稱是 ,氣候特征是 。
(4)右圖中能夠代表五道梁氣候特點的是 (填字母),五道梁氣候特征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我國五種主要氣候類型中,季風氣候占了三種,說明我國的 顯著,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之間既有相同點,也有差異性,讀三個國家輪廓圖,回答下題。
(1)三個國家相同的自然地理特點是( )
A.以終年高溫的氣候為主
B.高原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
C.都有水量豐富的世界著名大河
D.都是熱帶雨林集中分布區
(2)三個國家相同的人文地理特點是( )
A.首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
B.羊毛、小麥、牛肉等農產品出口國
C.混血人種為主的移民國家
D.利用本國鐵礦資源發展鋼鐵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等高線是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主要方法,讀我國北方某小流域等高線圖(圖1),回答下列問題。
(1)地形部位:B , E。
(2)計算李莊和周莊的實地距離。。
(3)想實際觀察如圖2所示“雙峰”景觀,需要到哪一個觀察點?(從ABCDE五點中選擇)。
(4)說出圖中村莊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點。
(5)水庫建成后,政府要求村民“退耕還林”,這樣做的目的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北、青藏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形區A; C;城市D;鐵路名稱E。
(2)本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說出三個主要的少數民族。
(3)西北地區地表植被由東向西有明顯的差異,A、B、C地表植被,依次是 , 主要影響因素是。
(4)世界各地傳統服飾受當地自然條件影響,從圖中居民服飾可以反映哪些青藏地區的自然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及周邊地區圖,回答問題。
(1)內陸鄰國A;隔海相望國家B;我國神圣島嶼C;海上交通要道D。
(2)甲、乙兩省位置差異。
(3)根據如圖提供的信息,分析華北地區嚴重缺水的原因。
(4)我國是農產品出口國,每年還從東南亞進口香蕉等熱帶農產品,說說東南亞國家農產品大量出口我國的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省輪廓圖,完成下題。
(1)該省份的簡稱是( )
A.晉
B.粵
C.魯
D.甘
(2)該省份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環境污染
C.土地鹽堿化
D.黑色風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動。
活動材料:百葉箱1個、溫度計1個、手電筒1個、數據記錄及繪圖工具等1套。
實踐過程:
(1)按照氣溫測定要求,將溫度計放到百葉箱內(溫度計離地面1.5米)。
(2)在北京時間2時、8時、14時、20時四次觀測記錄。(夜晚觀測請在教師或家長指導下進行)
(3)記錄觀測結果或繪成圖。(注意最高溫和最低溫時間)
(4)計算當日的平均氣溫。
觀測結果:
上圖是一位同學的觀測結果。請你分析:當天最高氣溫約為____________℃。
歸納分析: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溫一般出現在____________(時間);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氣溫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季節變化:一年當中,泰安月平均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____________月;;同緯度沿海地區的月平均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______月。
空間分布: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五帶。
原理應用:
下圖是不同溫度帶各月氣溫的變化,能基本反映山東省氣溫變化的是__________圖。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_________圖。B圖所在地屬于五帶中_________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