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遠方的家”專題片《邊疆行》攝制組,從廣西出發,按順時針方向途經九個省區至遼寧,影像來記錄變化中的中國邊疆。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____(省區簡稱),②_______(盆地),③_________(河流)
(2)專題片中有四集的標題分別是:a沙漠邊的綠洲、b尋幽訪玉走騰沖、c醉美長白山、d尋找藏文化起源,按拍攝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______)
A、 a─b─c─d B. b─d─a─c
C、 c─b─d─a D. d─c─b─a
(3)讀兩幅民居景觀圖,兩地民居特點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
(4)讀圖依據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原則,選擇C區域最恰當的圖例是_________。
【答案】云或滇 塔里木盆地 黑龍江 B 氣候因素
【解析】
本題主要是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域的位置、簡稱、河流的分布、氣候的分布以及讀圖能力的考查。
(1)依據位置,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為:①是云南省,簡稱是云或滇;②是塔里木盆地,該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③是黑龍江,是我國最北端的一條河流。
(2)據圖并結合各地自然特點可知,沙漠邊的綠洲是在新疆拍攝的,尋幽訪玉走騰沖是在云南拍攝的,醉美長白山拍攝地在吉林,尋找藏文化起源拍攝地在西藏。所以“遠方的家”專題片《邊疆行》,從廣西出發,按順時針方向拍攝,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b尋幽訪玉走騰沖、d尋找藏文化起源、a沙漠邊的綠洲、c醉美長白山。故選B
(3)左圖建筑分布在云南省,該地區的傳統民居是竹樓,該建筑可適應當地炎熱多雨,氣候濕熱的環境特點,右圖建筑分布在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該建筑可適應當地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的環境特點。所以影響兩地民居的主要因素是氣候因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云南省氣候濕熱。
(4)依據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原則, C區域應發展水電業,因為該地在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的自然原因是( )
A.熱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種植歷史悠久、生產技術高
D.世界上對熱帶經濟作物需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四位商人,分別帶上自己的產品來俄羅斯參加產品訂貨會.若僅考慮市場需求,請分析收到訂單最少的商人是( )
A.甲:服裝
B.乙:汽車、飛機
C.丙:北京“二鍋頭”
D.丁:兒童玩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是( )
A. 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
B. 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
C. 順其自然,靠天吃飯
D. 短期效益,僅顧眼前利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下圖為2018年7月中國部分氣象災害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甲盆地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甲盆地所屬的氣候類型是______氣候。
(2)我國旱澇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到來的時間和強度不穩定。
(3)除圖中列出的氣象災害外,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還有________等(舉一例)。
(4)根據圖中信息,我國暴雨洪澇和高溫干旱主要分布在______區(季風區/非季風區)。
(5)舉例說出一條減輕干旱災害對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的措施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A、B、C、D代表的干濕地區名稱:A______,B_____,C____,D_____。
(2)從圖中可看出烏魯木齊位于____(干濕地區),屬于______(季風區、非季風區),氣候類型為_______。
(3)圖中數碼代表影響我國的____(季風)。①為____季風,來自_____洋;②為_____季風,來自______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貝的家鄉位于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陜西,當地常常能聽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這可能是因為黃土高原( )
A.冰川廣布,雪峰連綿
B.地勢平坦,一望無際
C.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D.山嶺眾多,山高谷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