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專題:
分析: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從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以看出,當地球位于a點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當地球位于b點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當地球位于c點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當地球位于d點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
2月27日位于冬至日與春分日之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大約是圖中的c和d之間.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轉示意圖的判讀,屬基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