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東北三省部分資源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東北三省重工業發達,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 市場 B. 科技 C. 森林資源 D. 礦產資源
【2】下列工業,不宜在東北三省發展的是( )
A. 機械制造 B. 石油化工 C. 家具制造 D. 甘蔗制糖
【3】下列河流中哪一條是中國和俄羅斯的界河( )
A. 松花江 B. 黑龍江 C. 圖們江 D. 黃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示意回答問題.
(1)左圖為吐魯番盆地居民長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__,人們在有水源的地方,發展富有特色的_________(“河谷”或“綠洲”)農業;
(2)右圖中引黃河水灌溉的地區有__________、_________,這里被譽為“塞上江南”;
(3)新疆地區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這里的的瓜果特別甜,主要原因是____;
A.灌溉水源充足 B.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C.土壤肥沃 D.品種優良
(4)本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______。
A.水土流失嚴重 B.土地荒漠化嚴重 C.大氣污染嚴重 D.水污染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沿海地區四大工業基地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③表示的工業基地是( )
A. 遼中南工業基地 B. 京津唐工業基地
C.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2】煤、鐵、石油資源豐富,高新技術發達的工業基地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四大區域劃分示意圖,EFGH是地理分界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積”的“淮”大致位于圖中的位置是( )
A. H處 B. G處 C. F處 D. E處
【2】圖中ABCD所在區域分布有大面積紅土地的是( )
A. A區域 B. B區域 C. C區域 D. D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省區A _________,C____________。
(2)本區環境被形容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其中的“山”主要指____、_____、___“沃野”主要指_________(土壤的顏色)。
(3)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發展農業的優勢有哪些?(任意兩點即)__________。
(4)東北的主要農作物有____________。(任意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農牧業分布示意圖,該地區生態環境非常脆弱,農牧業發展應( )
①大幅度增加耗牛、綿羊、山羊數量,提高牧民收入 ②大力種植水稻、油菜等農作物,形成商品農業基地 ③在河谷低平地區適當發展種植業 ④因地制宜,適當發展畜牧業 ⑤由于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應禁止放牧 ⑥發展高原生態旅游,促進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A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是( )
A. 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B. 世界經濟、金融、貿易中心
C. 世界重化工基地和外貿基地 D. 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2】關于該地區所在經濟地帶未來發展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②擴大耕地面積,鞏固和發展農業基礎 ③充分發展技術創新優勢 ④大力發展水電站、交通、電信、電網和城市基礎設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示區域一向以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聞名于世,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游的圣地,這里有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誠的喇嘛,著名的河谷農業,同時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
材料二: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許多大河的發源地,水草豐美,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被稱為生態的凈土,近年來,在經濟利益驅使下,每年約有20萬人來此采挖冬蟲夏草,每挖一根蟲草,至少會破壞30平方厘米的草皮。
(1)本區地表形態特征是_________,反映出當地獨特的氣候特征_________。
(2)圖片甲是當地人崇佛禮佛的圣地_________。
(3)圖中A、B兩處均有森林分布,但A處種類更加復雜,試分析原因__________。
(4)從材料二可知,過度采挖等破壞地表植被的行為,給保護區帶來的危害有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