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南亞是世界古代文明發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區之一.讀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恒河平原東部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2)德干高原主要的經濟作物是 . 該地區災害頻繁發生,人們常受的煎熬。
(3)過去,印度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發展了鋼鐵、機械工業.近幾年印度業發展迅速,其產業中心是班加羅爾。
【答案】
(1)水稻
(2)棉花,旱澇,高溫天氣
(3)煤、鐵,電腦軟件
【解析】(1)南亞的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東北部的恒河平原和西部沿海地區。
(2)黃麻以恒河下游地區種植面積最廣,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區。每年西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水,是南亞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際變率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且雨季前常受高溫天氣的煎熬。
(3)過去,印度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發展了鋼鐵、機械工業。近年來,印度利用本國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的優勢,積極承接國外服務外包訂單,發展了信息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產業,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其計算機軟件工業中心是班加羅爾。
所以答案是:(1)水稻;(2)棉花;旱澇;高溫天氣;(3)煤、鐵;電腦軟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非洲大陸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774億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7.4%,原油日產量占世界的10.6%,日均消費石油量占世界石油消費的3.4%。專家預測至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材料二非洲及主要產油國石油基本狀況統計(單位:桶)
(1)非洲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及灣沿岸,該洲最大的產油國是。
(2)圖中A地區所處緯度較低,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非洲最南端的自然帶是。當北京盛行西北風時,該地的氣候特點是。
(4)根據材料簡述我國為什么把非洲確定為“加強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地圖,完成下列知識要點。
(1)填注地理事物名稱,海洋:A;B;大洲C:。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的國家。
(3)澳大利亞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從氣候,對外交通,經濟發展條件方面說說看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
(4)澳大利亞農牧區分布在東南和西南地區,從地形和氣候兩部分分析原因地形 , 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有關圖中A點經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20W,20S)
B.(20W,20N)
C.(20E,20S)
D.(20E,20N)
(2)有關圖中A,B,C三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B地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
B.B地位于A地的西南方
C.A地位于南半球
D.C地處于熱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政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領土最西端在( )
A.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B.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D.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2)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
B.東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東半球、南半球
(3)我國大部分領土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北寒帶
(4)貼春聯是我國的傳統民俗.春聯“苗寨黔山黃果樹,酒鄉赤水”和“沃野龍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區分別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香港、深圳、上海、臺灣的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從表格可以看出( )
A.上海人口老齡化嚴重
B.深圳人口密度最大
C.香港地狹人稠
D.臺灣人口增長最快
(2)農業產值在經濟發展中占較大比重的是( )
A.香港
B.深圳
C.上海
D.臺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是我國局部地區圖,右圖是某地作物種植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哪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經過左圖中甲山脈( )
A.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
B.地勢二、三級階梯界線
C.暖溫帶與中溫帶界線
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2)右圖所展現的耕作場景,可能是圖中的( )
A.①地區
B.②地區
C.③地區
D.④地區
(3)左圖中四地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對應錯誤的是( )
A.①地區中溫帶半干旱區
B.②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
C.③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
D.④地區亞熱帶濕潤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