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文山市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明在街上看到一輛汽車的車牌號碼為粵A99607,由此他可以判斷這輛汽車來自于下列哪個省區:
A.云南 B.四川 C.廣東 D.廣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六安市八下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今后城市發展和布局措施合理的是( )
A. 擴大城市范圍 B. 所有工業遷出市區
C. 縮小城區綠地,改建住宅 D. 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六安市八下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表破碎,溝壑縱橫
B. 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C. 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 地表崎嶇不平,是個多山的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冬、夏季節風向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受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冬、夏季節盛行風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這種風向隨季節而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________氣候。
(2)據圖可知,我國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節),其水汽來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國盛行________風和________風;如果冬季風活動強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災害性天氣);四川盆地受冬季風影響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C、土地、陽光屬于可再生資源
D、應注意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國家統計局09年2月26日發布的人口報告顯示,2008年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5.7℅,男性占總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為12.14‰;死亡率為7.06‰。 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以上資料中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我國城鎮人口多于鄉村人口 B、我國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國的人口總數正逐漸減少 D、我國的人口總數已達最高峰
2.人口數量過多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
①資源緊缺 ②勞動力不足 ③環境破壞 ④就業壓力大 ⑤住房困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一條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 B、黑河——騰沖
C、長城沿線 D、0℃等溫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省三亞市八年級上學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 B.降水量乙地大于丙地
C.氣溫乙地高于丁地 D.氣溫乙地高于戊地
2.與圖Ⅱ氣候特征對應的點
A.甲 B.乙 C.丙 D.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七年級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喜馬拉雅山是由以下哪兩個板塊相互作用而形成( )
A、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 B、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C、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D、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