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把A~F各項內容,按因果關系填入下面的框圖中。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
人口增長了,要求生產更多的糧食。為了滿足人口最基本的糧食需求,亞洲的一些國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帶墾荒種糧,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連續耕種,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結果,糧食的產量下降。然而為了生存,人們又進一步墾殖,形成惡性循環。
A.要求增產糧食 B.開墾坡地和干旱地帶
C.糧食產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惡性循環 F.土壤肥力下降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區的農田采用了以水源為中心的全自動噴灌系統。圖甲為圓形農田景觀圖,圖乙為城市貯水塔。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該區域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水資源很匱乏B.石油資源豐富C.氣候溫和濕潤D.灌溉農業發達
【2】鄉村和城市的本質區別是()
A.人口數量、服飾不同B.交通線數量、分布不同
C.建筑物高度、密度不同D.生產與生活方式的不同
【3】影響圖中農田形狀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熱量
C.降水D.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經常用陰晴、風雨、冷熱等來描述 。它有兩個重要特點。第一,它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 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第二,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 可能差別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京市略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省級行政區域和海域名稱。
A 省,B 市,C 海。
(2)寫出由北京通往其他地區的鐵路干線:①是 線,②是 線,③是 線,④是 線,⑤是 線。由此可見,北京是全國的 交通中心。
(3)上海的小亮同學暑假參加了一次夏令營活動,以下是他憑記憶描述的景象和感受,你認為其中可信的是( )。
A.沿京滬鐵路乘火車到北京,途中看到了大片的玉米地和棉花地
B.在北京郊區游覽了以古代建筑藝術而著名的承德避暑山莊
C.站在A地,看到周圍景色,禁不住唱起了“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4)北京主要的旅游景點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的興趣小組根據等高線地形圖準備攀登甲山。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想通過山地的鞍部到達甲山山頂,他們選擇的合理線路是
A.線路①B.線路②C.線路③D.線路④
【2】如果同學們選擇上述線路,他們的前進方向大致是
A.向東B.向南C.向北D.向西
【3】同學們在地圖上量得從出發地到甲山的距離是 4.2cm,則實地的直線距離是
A.420mB.4.2kmC.42kmD.420km
【4】線路②的落差為
A.100mB.200mC.300mD.400m 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的小朋友貝貝家住一樓,他發現同是中午時分,隆冬時節,大半院子被前面的樓房遮住了陽光;盛夏時節,整個院子都灑滿了陽光。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A. 地球是一個橢球體 B. 地球的自轉 C. 地球的公轉 D. 地球上有五帶的劃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