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A. 20°W和160°E B. 赤道 C. 20°E和160°W D. 本初子午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特點的描述,最恰當的是
A. 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B. 南北延伸,東西更替
C. 從大陸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D. 東西延伸,南北更替
【2】大多數河流的流量與流經地區降水量密切相關。據此推斷,圖中四條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A. 甲河B. 乙河C. 丙河D. 丁河
【3】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被譽為“赤道雪峰”,形成該獨特自然景觀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緯度因素B. 海陸因素C. 人為因素D. 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上海到西藏樟木的 318 國道,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暑假,小林一家從上海 出發自駕游覽了這條景觀大道。
材料二“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圖”
(1)該景觀大道是否經過江蘇省:(是否)
(2)重慶市簡稱為;宜昌所在省級行政區名稱為省。
(3)這條景觀大道從起點到終點,下列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年平均氣溫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4)小林一家從宜昌到成都的途中,發現當地人普遍愛吃辣椒,這反映出該區域夏季氣候特點 是 , 屬于氣候類型,屬于(干濕區);從成都到林芝 的途中,穿越著名的山脈,他們觀察到景觀在發生變化,感覺氣溫也在不斷降低。
(5)在山區,常會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小林一家在行程中,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段(填上海至宜昌或成都至林芝)。
(6)沿途他們不能看到的景觀是( )
A.秀美的水鄉景色
B.綠油油的茶樹
C.地表千溝萬壑
D.高原草場,牦牛成群
(7)當他們到達目的地后,發現當地居民中除漢族外,主要少數民族是 , 該區域唯一的鐵 路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東西半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表示的是(東、西)半球。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洲。
(2)赤道橫穿A洲和C洲的大陸部分。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從B洋的兩岸輪廓相似而得到啟示,創立了大陸漂移假說。
(3)①運河溝通了洋和B大洋,是洲和C大洲的分界線。
(4)②、③兩處,人口較稀少的是 , 原因是。③地主要人種為人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圖為“東南亞及其附近板塊分布示意圖”,讀后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 B. 東南亞地勢北高南低,呈現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
C. 印度尼西亞有“火山國”之稱,全部屬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D. 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和熔巖流破壞田園、建筑物,還可能引發地震,有害無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對人種的形成有較大影響。一般來說,黑人多分布在( )
A. 氣溫較高的熱帶地區 B. 氣候比較溫和的溫帶地區
C. 寒冷的極地地區 D. 季風氣候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