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中A、B、C、D分別代表我國三條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線,讀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A線是我國1月 ℃等溫線通過的地方,其東段大致經過 嶺— 河一線。
(2)B線以 、 、 、巴顏喀拉山、 山脈為界,將我國
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3)C線東南一側為 (內流或外流)區,河流眾多,水量豐富。
(4)圖中①、②、③、④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
、 。
(5)圖中①、②兩地中,以種植水稻為主的是 地,以種植小麥為主的是 地。
(填代號)
【答案】(1)0 秦 淮 (2)大興安嶺 陰山 賀蘭山 岡底斯山脈 (3)外 (4)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解析】
試題(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的認識。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月份等溫線經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據此回答。
(2)本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的認識。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據此回答。
(3)本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該線東南為外流區,河流眾多,水量豐富。據此填空。
(4)主要考查學生對于我國的氣候類型的認識;圖中①、②、③、④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據此填空。
(5)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我國農業分布的理解。南方地區即②地以種植水稻為主,北方地區即①地以種植小麥為主,據此回答。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演變過程,完成下列問題.
【1】該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資源 B. 人口
C. 氣候 D. 河流
【2】(小題2)有關該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用地規模不斷變大 B. 人口數量越來越多
C. 聚落僅沿河流擴展 D. 公路運輸越來越發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即將修建的“中巴鐵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甲圖為“中巴鐵路規劃線路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乙圖為“喀什和瓜達爾氣候資料圖”。
材料三:2017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由中方運營的瓜達爾港正式開航了!當天下午3時許,中遠“惠靈頓”輪從新建的瓜達爾港出發,將來自新疆喀什的貨物,轉運到中東和非洲。
(1)喀什和瓜達爾兩地氣候的不同點是: 喀什終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
(2)瓜達爾港最主要的區位優勢是: 。
(3)中巴鐵路建設難度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
(4)簡述瓜達爾港通航對中國貨物運輸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俄羅斯”圖,完成下列問題。
(1)俄羅斯地跨歐、______兩大洲,傳統上屬于歐洲國家,該國的首都是______。
(2)從圖中A山以東三條河流的流向(箭頭所示),說明該地區的地勢特征:______。
(3)俄羅斯有三大港口城市,其中位于北冰洋沿岸的一個不凍港是______,每年冬季有一段時間會出現______(極晝或極夜)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空: a是________海,b是______島,d是______海峽,e是______(鄰國)。
(2)A省全稱是____________,F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3)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依次為:(____________)
A. 臺、粵、桂、云 B. 臺、閩、桂、云
C. 云、桂、閩、臺 D. 云、桂、粵、臺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
A. C的省會是昆明 B. D的省會是成都
C. F是山西簡稱魯 D. E是內蒙古自治區簡稱蒙
(5)將我國四至點與其位置連線:
最北點 a新疆的帕米爾高原________
最南點 b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__________
最東點 c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__________
最西點 d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主要地理分界線示意圖,完成答下列問題。
【1】關于中國地理事物分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線是我國內、外流域的分界線
B. 乙線以西地區人口稠密,以東地區人口稀疏
C. 丙線是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
D. 丁線是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2】關于圖中①②③④四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②兩河結冰期長,航運價值高
B. ②③兩河流經我國三大階梯,水能資源豐富
C. ②河流程長,被譽為“黃金水道”
D. ③④兩河支流眾多,水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密集,人口眾多,許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這種現象被稱為“同城效應”。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 杭州 B. 上海 C. 蘇州 D. 南京
【2】圖中“同城效應”這種生活方式主要依賴的交通運輸方式
是( )
A. 長江水運 B. 航空運輸 C. 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D. 海洋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北方地區人口最多
B. 南方地區面積最大
C. 青藏地區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地區
D. 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高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