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劃分地球上五帶的依據是( )
A.有無極晝極夜
B.有無陽光直射
C.有無明顯的季節變化
D.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甲、圖乙,完成下列各題。
【1】圖甲中,對①②③城市的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三個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 三個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長
C. 三個城市都具有雨熱同期的特征D. 三個城市中,②城市氣溫季節變化最大
【2】圖乙所示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A. 冬季南北溫差大B. 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C. 夏季氣溫從東向西逐漸降低D. 夏季氣溫從北向南逐漸降低
【3】若圖甲中①②③三個城市與圖乙中甲、乙、丙三地對應,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A. ①—甲 ②—乙 ③—丙B. ①—乙 ②—丙 ③—甲
C. ①—丙 ②—乙 ③—甲D. ①—丙 ②—甲 ③—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西雙版納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西雙版納位于西南邊陲的云南中部
B.西雙版納地處橫斷山脈的中部
C.西雙版納南部和老撾、越南接壤
D.北回歸線經過西雙版納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人種是_________人種,歐洲分布最廣的人種是________人種。
(2)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屬于_______人種,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北部主要分布著______人種。
(3)生活在北回歸線附近的人種主要有__________人種和__________人種。
(4)在人類發展早期,黑種人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區,白種人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區,而黃種人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區。從世界人種的分布圖上可以看出:三大人種在世界上既有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四名同學,在進行亞歐大陸氣候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請發揮你的智慧,積極參與他們的研究.
(1)小玉發現甲圖中地處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的①、②、③三地氣候變化有以下規律:由①到②到③,氣溫年較差逐漸加大,而年降水量卻呈現出遞減趨勢.請你解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琳琳發現一奇特現象,⑤地區雖然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處同一個緯度,但兩地氣溫在同一季節卻出現了20℃的溫差.你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雯雯需要了解蓬萊的氣溫和降水情況,你認為乙圖中 圖能幫助雯雯解決這一問題.請你嘗試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描述蓬萊的氣候特點 .
(4)小明登錄網站查閱資料時,一則意大利(圖中④地)冬季發生洪水災害的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認為這一報道可信嗎?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4月21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區揭牌,具有重大意義。
(1)在媒體報道中,我們常常看到“閩臺合作”“海峽兩岸”等字眼,其中“閩”是指 省“海峽”是指 海峽。
(2)在我國民族大家庭中,主要聚居在臺灣的少數民族被稱為 。
(3)甲、乙兩省中,北回歸線穿過的省是 (省名稱),該省東北部的 (圖中丙)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4)臺灣城市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 部沿海地區,地形以 (類型)為主。臺灣島環狀鐵路網的形成,主要是受到 (自然因素)的影響。
(5)在兩岸經貿合作中,大陸的優勢是 。大陸游客“臺灣自由行”可去的旅游景點有 。臺灣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大陸游客可購買當地的 (每空寫一點)。
(6)臺灣島中東部以 (地形)為主,加之熱量充足,降水 森林面積廣闊,樹種豐富,最著名的樹種為 ,因此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代表港澳地區發展成就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2018年1月1日正式通車,形成了港珠澳半小時生活圈。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包括( )
①極大縮短三地車程
②促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
③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穩定
④加強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的聯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北地區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所在地形區是( )
A. 四川盆地 B. 云貴高原 C. 華北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圖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漸減少,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緯度位置 C. 海陸位置 D. 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