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游歷了全國,你知道多少中國之最?回答下面小題。
【1】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
A. 內蒙古自治區B. 青海省
C. 西藏自治區D.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是:( )
A. 重慶市B. 上海市C. 天津市D. 北京市
【3】中國長絨棉產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
A. 廣東省B. 內蒙古自治區C. 海南省D.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答案】
【1】D
【2】B
【3】D
【解析】
根據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進行分析解答。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祖國西北邊陲,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是我國面積最大省區,簡稱是新,行政中心是烏魯木齊。故選:D。
【2】優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廣闊的腹地,使上海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處,東臨東海,是我國著名的港口城市。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
【3】我國的棉花主要分布于長江、黃河的中下游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優質長絨棉的最大產區。故選:D。
考查我國的主要省區特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地球上海陸面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B. 東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C. 地球上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積均大于陸地面積D. 東西半球陸地面積等于海洋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春秋季節,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可穿輕便衣著。冬季比較寒冷,尤其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雖然宿舍和教室有取熱設備,但仍需要準備厚冬裝,以便室外御寒。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是一月0C等溫線通過的地方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C.半濕潤和半干旱的分界線D.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2】下列景觀屬于秦嶺以北的是( )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河網密布C.民居的墻體較厚D.冰川廣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6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全面放開二孩”的人口政策。如表為我國2014一2016年的人口統計。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人口總數(萬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2014年 | 136782 | 12.37 | 7.16 |
2015年 | 137462 | 12.07 | 7.11 |
2016年 | 138271 | 12.95 | 7.09 |
【1】據表計算,2016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
A.5.86%B.5.51%C.6.02%D.7.86%
【2】2016年我國人口出生率較高,主要是因為()
A.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高B.我國文化教育發達
C.我國社會養老體系健全D.“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
【3】我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 )
A.已停止增長B.分布不均
C.老齡化嚴重D.在飛速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每年凈增人口1600萬,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 我國人口有12.95億,人口基數過大
C. 城市化進程加快D. 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環境的差異,導致了人類活動的差異,這充分說明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南甜北咸,南船北馬B. 南方人愛吃辣
C. 山西人口味偏酸D. 東牧西耕,東尖西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 年3 月22 日是第二十五屆“世界水日”,主題是“廢水”。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關于我國水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水資源豐富,無需節水 B. 水資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C. 西北地區水資源豐富 D. 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居全國首位
【2】在生產生活中,下列水資源利用方式可取的是( )
A. 一水多用,廢水利用 B. 大水漫灌農田
C. 直接排放廢水 D. 大量使用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造成我國東、西部地區人口分布差異的自然原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西部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B.西部地區河流密布,水資源豐富
C.東部地區地形崎嶇,以高原、山地為主
D.東部地區以平原、丘陵為主,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