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坐地日行八萬里”中的地是指
A.北極點 B.南極點 C.赤道上任一點 D.地球上任一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圖中大寫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區域名稱填在下列空格內:
A.___________地區B._____________地區C._____________地區D._____________地區。
(2)圖中C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 D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該區的植被由東到西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這里的人們在河套地區、寧夏平原、河西走廊河天山山麓,利用河水和__________ 水,發展了___________ 農業.
(3)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圖中虛線)是_______嶺―_________河一線。
(4)確定B、D兩地區的界線以____________為劃分的主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及B、C兩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E五城市中,是我國最大城市、最大港口,也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的是 , 與香港相鄰的經濟特區是。
(2)圖中①鐵路線名稱是。
(3)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經濟具有的獨特地理位置優勢是。
(4)兩地區修建核電站的主要目的是。
(5)由B、C兩城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見,兩地共同的氣候特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C線既是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也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地區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2)字母A、B、C代表四大地理區域的三條分界線,其中A是____。結合乙、丁兩地氣溫年變化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從氣候的角度簡要說明利于乙、丁兩地農業生產的共同優勢條件:______。
(3)甲地理區域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
(4)丙地理區域的青稞、小麥等農作物主要種植在河谷地帶,請你說說原因 。
(5)下圖是我國四地氣溫降水資料,①、②、③、④位于不同的地理分區,位于丙區域的是
_____,你的判斷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黃河水系圖,完成下列問題。
(1)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_____高原,均大致自西向東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丁是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水嶺_____(山脈)。
(2)黃河90%的泥沙來源于乙段,人為原因是_____。長江干流甲段所在區域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是_____。
(3)長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游河段,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B_____。
(4)華北地區水資源最為緊張,人為原因是______。
(5)圖中①、②、③三線跨流域調水工程是為緩解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狀況而修建的____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世界上,東南亞的位置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
A、位于“五海三洲”之地
B、歐洲石油輸入的“咽喉要道”
C、兩洲兩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D、亞洲到美洲各國的必經之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人口和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東部地區人口稀疏,西部地區人口稠密
B. 漢族人口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
C. 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
D. 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南部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氣候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的1月與7月的氣溫年較差約為 ( )
A. 15℃ B. 20℃ C. 31℃ D. 25℃
【2】該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
A. 3、4月 B. 5、6月 C. 7、8月 D. 9、10月
【3】該地的氣候類型為 ( )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