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豪華郵輪在208年3月22日從上海啟航,經過83天的環球航行,于6月13日返回上海。下面是乘坐這班郵輪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經、所見、所聞。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郵輪環球一周,依次經過的大洋是___________洋→___________洋→___________洋。
(2)王先生在航行中經過了兩條世界重要的運河,這兩條運河也是大洲的分界線,其中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3)郵輪進入紅海時,王先生聽導游講,大約2000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300萬年前,海水進入誕生了紅海……紅海是由___________板塊與___________板塊的___________(張裂、撞擠壓)運動而形成的。
(4)到達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夏季地中海沿岸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5)王先生歷經近三個月的航行后回到上海,發現上海的白晝時間比他離開時___________(填“長”或“短”)。
【答案】太平 印度 大西 蘇伊士運河 巴拿馬運河 非洲 印度洋 張裂 炎熱干燥 長
【解析】
本題主要要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主要分界線,學會理解和運用地圖。
(1)讀圖可知,郵輪從上海出發環球一周,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圖中A是蘇伊士運河,B是巴拿馬運河。
(3)紅海形成是由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形成的;紅海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面積逐漸擴大。
(4)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原因是英法等地夏季陰雨天氣多,氣溫較低,地中海地區夏季降水少,陽光充足。
(5)王先生歷時近三個月的航行回到上海,發現上海的白晝時間比他離開時長,原因是他出發時為3月22日,走了近3個月,就是6月22日左右,接近夏至,我國為晝長夜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鐵路運輸是一種適宜于長距離運送客、貨的現代化運輸方式。讀我國部分地區鐵路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上海到蘭州走便捷的線路,依次經過的鐵路干線是_____
A.京滬線、隴海線 B.滬昆、成昆、寶成、隴海
C.滬昆線、京廣線、隴海線 D.京滬線、京包線、包蘭線
(2)甲、乙、丙三地交通樞紐名稱分別是_____
A.徐州、鄭州、南昌 B.連云港、洛陽、南昌
C.連云港、株洲、鄭州 D.寶雞、焦作、柳州
(3)圖中能直接溝通中國東部和西部地區的鐵路干線有_____
A.隴海線、滬昆線 B.京廣線、寶成線、成昆線
C.隴海線、京包線 D.滬昆線、青藏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省的簡稱是________
(2)圖中臺灣山脈的走向是________.
(3)圖中B、C、E、F所表示的島嶼中,表示釣魚島的是________
(4)世代居住在臺灣島的少數民族是 ________.
(5)臺灣省旅游資源豐富,圖中D附近的 ________(湖泊)風光秀麗,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6)臺灣的工業是 ________ 型的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印度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由圖中信息可知,A、B兩城市是印度重要的________工業中心,布局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國北京中關村的某軟件研發公司到印度學習,交流相關產業發展情況,他們應去的城市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及名稱),他們結束印度之行后,如果乘客輪先到天津港,再回北京,沿途依次經過的海域是印度洋__________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渤海。
(3)7月份,一艘從印度洋駛向歐洲和美國的貨輪,沿途最有可能見到的地理事物是________。
①在阿拉伯海遇到很多油輪 ②紅海沿岸地區河網密布,船只穿梭 ③地中海和風習習,陰雨連綿 ④大西洋上裝載汽車、精密機械的船只正駛向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通常,天氣預報會預測一日或幾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情況。讀某城-續四日的天氣狀況圖(圖a),完成下列問題。
(1)一般來說,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_______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_______ 前后。
(2)小小播報員:今天是星期二,在衛星云圖上,城市位于_______色(選填“綠色”或“白色”)區域,空氣質量狀況為________,_______(選填“適合”或“不適合”)戶外運動,風向為________風,氣溫日較差為________ ℃。
(3)圖b中1500米為_________(選填“海拔”或“相對高度”),如果某天登上高峰,測得山頂溫度為3℃,那么這一天最有可能是圖a中的周_________。
(4)雨天時,測得山的東坡和西坡降水差異較大,這主要是________ 因素造成的,一般________ 坡(選填“迎風”或“被風”)降水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