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北京、武漢、廣州、哈爾濱四城市氣溫和降水逐月分配圖,完成后面小題:
(1)據圖判讀C城市為( 。
A.廣州
B.北京
C.武漢
D.哈爾濱
(2)下列關于四城市地理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B兩地位于季風區,C,D兩地位于非季風區
B.A,B兩地位于干旱區,C,D兩地位于濕潤區
C.A,B兩地植被以森林為主,C,D兩地植被以草原為主
D.四地的降水季節分配主要集中夏季,雨季自南向北越來越短
(3)上述四個城市中,河流常年無結冰現象的是( )
A.A,B
B.B,C
C.C,D
D.A,D
【答案】
(1)C
(2)D
(3)C
【解析】(1)讀圖可知,A圖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冬季氣溫在﹣20°C左右,7、8月降水超過100mm,為溫帶季風氣候,是哈爾濱;B圖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為溫帶季風氣候,是北京;C圖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溫和少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為武漢;D圖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溫和少雨,且在四城市中,雨量最大,雨期最長,冬季氣溫最高,緯度位置在四城市中應最低,為廣州.(2)A、哈爾濱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季風區,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如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四季分明,雨熱同期.B、北京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C、武漢位于秦嶺﹣﹣淮河以南的濕潤地區,天然植被是森林.D、由圖中信息四地的降水季節分配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自南向北越來越短.(3)無結冰現象的地區冬季氣溫一定在0℃以上,從圖中的氣候資料圖上可以看出,C、D地1月氣溫在0℃以下,河流有結冰現象.
所以答案是:(1)C(2)D(3)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 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
(2)“一年到頭都很熱,幾乎天天都下雨”,這句氣候描述語與圖中甲、乙、丙三地相符的是_______;圖中甲地降水比乙地多,主要受_______因素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小題。
(1)圖中丁地區代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2)圖中乙地區( )
A.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
B.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C.農作物可一年收獲二至三次
D.水運仍然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
(3)乙地區和丁地區的界線確定突出的因素是( )
A.氣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經濟因素
D.降水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劃分地球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界線分別是 ( )
A. 赤道、0°和 180°經線
B. 北緯 30°緯線、20°E和160°W經線
C. 0°緯線、20°W和160°E經線
D. 赤道、20°E和160°W經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重點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出口產品是( )
A. 蔗糖、水果、樟腦 B. 服飾、玩具、日用消費品
C. 軟件、集成電路板 D. 鐵礦、機械、煤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模式”,下面是該小組的探究程序,請你與該小組一道完成探究過程。
探究主題: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模式
探究資料:圖
嘗試探究:
(1)緯度位置對氣候類型的影響;赤道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
(2)海陸位置對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帶氣候類型的影響
大陸西岸:北緯30-40為A 氣候;北緯40-60為B 氣候。
大陸中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東岸:北緯35-55為C 氣候。
歸納總結:
氣候類型的分布,可以從緯度、海陸等等方面分析。
請將代表A、C兩種氣候類型的字母分別填寫到圖26中,完成亞歐大陸氣候類型模式圖。
拓展延伸:
(1)圖27為某洲氣候類型分布,請根據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判斷:
① 氣候,② 氣候
(2)該大洲東部與亞洲東部相比,季風特征不顯著,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假期和父母去外地旅游,在當地他們喝到了新鮮的牛奶和奶茶,還觀看了激動人心的賽馬、射箭、摔跤等競技比賽。請問他們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
A. 天山牧場 B. 四川盆地 C. 內蒙古高原 D. 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中關村高新技術園區發展的最主要有利因素是( )
A. 快捷、便利的交通 B. 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C. 資源豐富,水源充足 D. 人才集中,科技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