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學校開展“水土流失與植被的關系探究”研究性學習,讀黃河流域示意圖、水土流失與植被關系實驗圖及材料,完成活動報告。
材料:歷史上,黃土高原曾經植被繁茂,溝壑稀少。后來,植被逐漸遭到破壞,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形成了如今千溝萬壑的景觀。
(1)【觀察發現】圖一中的兩瓶水,渾濁的是___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__,該水樣取自黃河_______(上、中)游河段。
(2)【實驗探究】觀察圖二得出結論: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___;乙地表植被______,水土流失多。觀察圖一中水樣A與圖二中_____(甲或乙)實驗現象相似。
(3)【聯系實例】黃河中游流經______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使該地區呈現____________景觀。
(4)【提出對策】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小題。
【1】與①、④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
A. 干旱地區和濕潤地區分界線
B.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 外流區與內流區分界線
D. 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2】(小題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優勢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區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 區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 區域③主要是地熱能和核能 D. 區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地區主要氣候災害發生頻次統計資料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受臺風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
A. 東北地區 B. 北部地區 C. 東南地區 D. 西北地區
【2】我國東部地區旱澇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A. 氣候復雜多樣 B. 地形平坦開闊
C. 南北跨緯度廣 D. 夏季風與雨帶進退“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了解中國。探究區域,區域經濟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讓我們共同認識區域特征,探尋經濟發展方向。
據下圖和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依據圖中信息,描述北方地區的位置范圍__________。
(2)大慶、鞍山的工業結構代表了東北的產業結構特點,請運用圖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東北三省產業結構特點和工業分布特點________________。
(3)同一地理區域的不同地區地理環境也有差異,比較北京和延安氣候的差異,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請根據圖二信息分析黃土高原生態問題及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年平均氣溫高于20 ℃和低于-10℃的地區,分別與五帶中_________帶和________帶的范圍大體一致。
(2)世界年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_________洲,約_________℃;年平均最低氣溫出現在_________洲,約_________℃。
(3)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約_________℃。
(4)圖中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
A.地勢低平 B.平原面積廣闊 C.海洋廣闊 D.受太陽光熱均勻
(5)由以上分析,你認為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有什么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