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圖示區域內的地形地勢特征。
(2)說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3)某同學在登上當地最高的朝陽峰時,看不到甲、乙、丙、丁中的哪個村鎮?請簡述理由。
(4)當地擬修建一座水庫,其水壩壩頂的海拔為500米,水庫壩址有A處和B處兩個選擇方案,請選擇一個方案簡述其主要的利弊。
(5)甲、乙、丙、丁四個村鎮中,哪一處發生滑坡的可能性更高,請說明原因。
【答案】(1)盆地。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2)先由北向南,再向東南。
(3)丁。有山脊阻擋視線。
(4)A處方案:庫區面積和蓄水量小;淹沒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遷移規模小。B處方案:庫區面積和蓄水量大;淹沒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遷移規模大。
(5)丁。原因:丁處附近等高線密集,該處的山體坡度較大。
【解析】
整體該題以讀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讀圖可知,該地地勢中間低四周高,是盆地。
(2)讀圖可知,該圖是帶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來判斷,箭頭所指的方向為北方,平移指向標到小河上,可判斷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東南。
(3)讀圖可知,某同學在登上當地最高的朝陽峰時,看不到甲、乙、丙、丁中的丁村鎮,丁村有山脊阻擋視線。
(4)讀圖可知,當地擬修建一座水庫,其水壩壩頂的海拔為500米,水庫壩址在A處方案:庫區面積和蓄水量小;淹沒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遷移規模小。在B處方案:庫區面積和蓄水量大;淹沒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遷移規模大。
(5)讀圖可知,甲、乙、丙、丁四個村鎮中,丁處發生滑坡的可能性更高,原因:丁處附近等高線密集,該處的山體坡度較大。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由地球公轉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B.晝夜交替現象
C.一年中,學校操場上旗桿影子的長短和方向隨季節發生變化
D.德州的球迷上午9:00觀看美國當地時間20:00舉行的NBA籃球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領域的一件大事,各族各界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在北京召開兩會,體現了北京是我國的(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經濟中心
D.商業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步轉移到了內陸省份
B. 正在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C. 農產品出口創匯少
D. 深圳、珠海、汕頭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特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油料和糖料作物分布圖,據圖完成后面小題:
(1)圖例A,B,C,D中,代表甘蔗的是( )
A.A
B.B
C.C
D.D
(2)B類作物主要分布在( )
A.東南沿海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東北平原
(3)四種作物多分布在( )
A.熱帶和亞熱帶
B.秦嶺﹣﹣淮河以南
C.濕潤區和半濕潤區
D.平原和高原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秦嶺—淮河以北的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春小麥
B. 秦嶺—淮河以南的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C. 秦嶺—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亞寒帶針葉林
D. 秦嶺—淮河以南的典型植被是熱帶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西藏雅礱河谷地的(29°N,91°E)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近年來,隨著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西藏對外聯系密切,為西藏各個聚落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圖中城鎮就建設了若干攔水壩。
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河流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判斷河流流向并判斷建設攔水壩的目的是()
A. 由北向南-防洪 B. 由南向北-灌溉
C. 由北向南-發電 D. 由南向北-旅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