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③④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左邊圖片景觀出現在_______地區,(填序號)該地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
(2)區城①和②的分界線是________(山脈) _______(河流)一線。區域①耕地的主要類型是___________,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
(3)從降水上的分布特征看,①______②_______③(填“>”或“<”號)。
(4)在區城④,A________(河流)和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所在地區被設立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但水土流失、 草地沙化、野生生物銳減等生態環境問題仍然存在。請你為保護該地區生態環境獻出一條計策:________。
【答案】③ 干旱 秦嶺 淮河 水田 水稻 > > 長江 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休牧育草/發展清潔能源(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解析】
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從圖中看出,③區域為我國的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沙漠廣布,圖片沙漠風光景觀出現在該區域。
(2)從圖中看出,區域①為我國的南方地區,②為我國的北方地區,兩區域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區域①南方地區降水多,熱量充足,耕地的主要類型是水田,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
(3)我國降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因此降水量分布特征為:①>②>③。
(4)區域④為我國的青藏地區,是亞洲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A是長江,它和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所在地區被設立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該區域能源有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略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事物的名稱:
A、________洋,B、________國。
(2)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于農業中的________業的發展。
(3)圖中從①到②再到③,降水量是逐漸________(增加還是減少)。這表明自西向東________性越來越強。(海洋性或大陸性)
(4)現代測量顯示,圖中C海在不斷縮小,因為C海位于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板塊之間,這兩大板塊不停的碰撞擠壓,距離越來越小。
(5)C海沿岸的樹木根系發達,樹皮較厚,葉片具有蠟質層,這與當地的氣候有什么關系。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 太陽探測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這是人類首個穿越“觸摸”太陽的探測器。
A. 帕克 日冕B. 帕克 色球
C. 帥克 日冕D. 虎克 色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霧霾是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首要污染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下圖為“北京PM2.5來源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北京PM2.5來源最多的是
A. 工業 B. 燃煤
C. 餐飲 D. 機動車
【2】下列行為中,有利于減輕霧霾天氣的是
A. 燃燒植物秸稈 B. 提倡私家車出行
C. 使用煤爐生火做飯 D. 倡導低碳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讀“某區域海陸輪廓和板塊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小題1)關于圖中M半島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此半島為阿拉伯半島
B. 所在地區礦產資源貧乏
C. 該地降水豐富
D. 南回歸線穿過該半島
【2】(小題2)關于圖中紅海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位于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
B. 位于美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C. 處于板塊碰撞擠壓地帶
D. 紅海面積將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 )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A. 2018年12月8日B. 2018年12月18日
C. 2019年1月3日D. 2019年3月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