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在學習南亞之后,開展了一次印度“紙上種田”活動。讀圖以及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活動目標: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在甲乙兩個地塊種植小麥和水稻,體驗農業生產過程。
活動準備:水稻是喜溫喜濕、光熱較好的作物。小麥是耐寒、耐旱的溫帶長日照糧食作物。
活動過程:
(1)承包責任田:小麥宜種植在______地,水稻宜種植在______地。
(2)模擬田間管理:作物在生長期間,最容易遭受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 ,這主要是 ____________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
(3)產口銷往市場:棉花是編織工業的重要原料。左圖中四城市最適宜發展棉紡織工業的是___________。
(4)印度中部是_________ 平原,南部為__________高原。耕地面積廣,為糧食生產提供有利條件。
(5)乞拉朋齊因地處山地________(填“迎風”或“背風”坡,降水豐富,成為“世界雨極”。
【答案】甲 乙 旱澇 西南 孟買 恒河 德干 迎風坡
【解析】
印度位于亞洲南部,北靠亞歐大陸,南臨印度洋,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一年分干季、濕季和涼季;受夏季風不穩定的影響,是一個旱澇災害頻繁的國家。
(1)由題目可知,小麥適合種植遭較適合在干旱的地區,圖中甲處種植;水稻適合在地勢平坦,濕熱的地區種植,圖中在圖中乙處種植。
(2)作物在生長期間,正是夏季風盛行的季節,此時容易遭受旱澇災害的影響,是受西南季風活動不穩定的影響。
(3)左圖中適合發展棉紡織工業的是孟買,因為該城市靠近棉花種植產地。
(4)印度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耕地面積廣,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條件。
(5)乞拉朋齊因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豐富,有“世界雨極”稱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香港澳門對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
A. 提供生活材料 B. 提供煤、鐵資源
C. 提供廠房 D. 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屬于同一地形區,即黃土高原
B.①山脈大致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C.②河段易發生凌汛現象
D.黃河中的泥沙主要來自于乙地區,所以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2】在甲地常常能聽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這可能是因為這里
A.冰川廣布,雪峰連綿B.地勢平坦,一望無際
C.支離破碎,溝壑縱橫D.山嶺眾多,山高谷深
【3】制約乙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多高原山地B.能源不足C.勞動力資源不足D.水資源緊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廣東出現的“回南天”現象,是指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室內墻壁、瓷磚遇到暖濕空氣“冒出”水珠。請問“回南天”最容易出現的季節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地球運動特點及產生的地理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公轉方向自東向西,出現四季變化
B. 一年四季寒來暑往、晝夜長短變化與公轉有關
C.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出現晝夜交替
D. 每天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與地球自轉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A是__________(鄰國);C是___________海。
(2)陰影區B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該區域農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____。
(3)這里緯度較____(填高或低),大部分地區冬季_______,夏季_______。
(4)每年的春秋季節,該區域經常發生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
(5)該區域內有以重工業為主的_______工業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