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某班同學利用地球儀進行了探究活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某同學想用線繩量算赤道的長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線繩()
A.水平繞地球一圈
B.連接地軸的兩端
C.通過地軸兩端,繞地球一圈
D.在距地軸兩端距離相等的位置繞地球一圈
【2】如圖可觀察到的經度范圍是()
A.30°E→向東150°WB.30°W→向西150°E
C.0°→向東180°D.0°→向西180°
【3】北京市位于()
A.40°N,120°E附近B.40°S,120°E附近.
C.40°S,120°W附近D.40°N,120°W附近
【4】某同學按圖示擺好地球儀后,如果想演示北極圈及其以內區域均出現極晝現象,光源應放在地球儀()
A.正前方B.正后方
C.左側D.右側
【5】北京市位于五帶中的()
A.熱帶B.北溫帶
C.北寒帶D.南寒帶
【答案】
【1】D
【2】C
【3】A
【4】D
【5】B
【解析】
【1】緯線是指環繞地球儀一周并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緯線的特點是: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的形狀是圓圈,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到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是最長的緯線;某同學想用線繩量算赤道的長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線繩在距地軸兩端距離相等的位置繞地球一圈。故選D。
【2】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在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為了區分各條經線,人們給它們標了度數,叫經度。經度的變化規律為:以本初子午線為界,向東向西度數逐漸增大到180°.讀圖分析可知,如圖可觀察到的經度范圍是0°→向東180°。故選C。
【3】根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分析可知,北京市位于40°N,120°E附近。故選A。
【4】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若把光源放在地球儀的右側時,則北極圈以內全部是極晝現象,則此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故選D。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市位于北半球,緯度位于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屬于北溫帶。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地球的運動。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關于我國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 位于北半球,東半球
C. 位于南半球,東半球 D. 位于南半球,西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等高(深)線地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兩地相對高度可能是( )
A.350米B.400米C.450米D.500米
【2】圖中①地所屬地形類型是( )
A.丘陵B.山地C.平原D.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口分布的疏密狀況通常用_____來表示。由圖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的總特點是_______,世界人口的分布與_______密切相關。
(2)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有亞洲的________部和南部,_______洲、南北美洲的__________部等。從緯度位置看,這些地區位于______;從海陸位置看,這些地區位于_______________。
(3)圖中序號①和②所代表的地區,人口分布非常稀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世界部分大洲大洋分布圖”和“四幅氣候的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并完成下列問題:
(1)按右圖中甲、乙、丙、丁四種氣候與左圖中A、B、C、D四種氣候的對應關系,將它們用直線連接起來。
甲 A
乙 B
丙 C
丁 D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氣溫年變化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乙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4)右圖表示的四種氣候類型為熱帶氣候的是______圖,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
(5)比較右圖中甲乙兩種氣候降水季節分配的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3月30日01時5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本次衛星發射時,地球公轉運行在乙圖中的( )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D-A段
【2】根據甲圖分析,衛星發射時,太陽直射點運動與晝夜長短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A. 直射點向北運動,晝變長 B. 直射點向北運動,晝變短
C. 直射點向南運動,晝變短 D. 直射點向南運動,晝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