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亞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微信啟動畫面是一張真實的照片,是一名宇航員在阿波羅17號飛船上用哈蘇照相機拍攝的地球照片。讀微信啟動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由圖可以看出( )
A. 地球是運動著的
B. 地球上有很多經線和緯線
C. 地球是一個球體
D. 海陸不斷變遷
【2】圖中甲地所在的大洲是( )
A. 亞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3】圖中所示的半球是( )
A. 北半球 B. 東半球
C. 夜半球 D. 晝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0月2日國際奧委會在歌本哈根投票選出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在四個候選城市:芝加哥、馬德里(西班牙)、東京、里約熱內盧之中,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最終獲得舉辦權.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里約熱內盧位于_________半球(北或南),瀕臨________(海洋)。
(2)馬德里所在大洲工業以________為主,農業以________為主。
(3)東京是________(國家)的首都,請用一句話概括該國的人地關系的國情:_______。
(4)芝加哥附近的農業帶是_______,請分析該農業帶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
(5)甲河是_______, 當前,該流域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是_______;該河所在國家的首都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我國領土和行政區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面積和人口最少的均是澳門特別行政區
B.我國領土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
C.我國的陸上疆界長達2萬千米,共有15個鄰國
D.我國有漫長的海岸線,自北向南有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A地區和B地區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A. 語言 B. 氣候 C. 民族 D. 文字
【2】氣候冬冷夏涼的是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
【3】水熱條件最好的是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
【4】平原面積比重相對較大的是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
【5】A地區和C地區的大致分界線是
A. 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分界線 B. 1月00C等溫線
C.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D. 我國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6】我們常吃的蘋果主要分布在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的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本世紀30年代中期將達到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7提高到1/4;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2012年比上年減少345萬人,預計2023年以后,年均將減少約800萬人。
材料三2013年12月,中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材料四中國人口分布圖
(1)據圖說出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2)現階段,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為什么我國每年新增的人口數量依然較大?
(3)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4)結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長過慢,會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問題?
(5)我國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有______(多項選擇)。
A.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 B.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C.改善家庭人口結構,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D.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A_______C ____E _ _F________
(2)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1 __4 ___。
(3)圖中甲處為 運河,它是 _洲與 洲的分界線。
(4)圖中乙處為 運河,它是_____洲與 __洲的分界線。
(5)圖中丙處為_____洲與_____洲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