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讀圖并完成問題。
(1)甲點的經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點位于_______ (填東或西)半球;乙點位于_______ (填北或南)半球;甲點位于_______緯度(填低、中、高)。
(3)與乙點所在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的經線是_______。
(4)甲、乙、丙三點中,所在緯線最短的是_______。
(5)兩人分別從甲、丙往北走最終能否在北極點匯合______(填能或否)。注:南回歸線度數為23.5°S
【答案】(23.5°S,60°E) 東 北 低 90°W 丙 能
【解析】
根據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進行分析解答。
讀圖分析可知:
(1)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故可判定,甲點的經緯度是(23.5°S,60°E)。
(2)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按緯度劃分,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故可判定,甲點位于東半球;乙點位于北半球,甲點位于低緯度。
(3)已知兩條相對的經線,經度之和為180°,東西經相反;由此可判定,與乙點所在的經線(90°E)組成一個經線圈的經線是90°W。
(4)緯度度數越高,緯線長度越短;甲、乙、丙三點中,丙點緯度最高,所在緯線最短。
(5)兩人分別從甲、丙所在的經線往北走最終能在北極點匯合;是因為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形弧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2018年“風王”稱號的臺風“山竹”于9月16日17時登陸,下圖位中央氣象臺9月16日發布的“臺風‘山竹’路徑概率預報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讀圖可知,臺風“山竹”( )
A. 登陸前經過渤海B. 在福建沿海登陸
C. 登陸后風力漸弱D. 會帶來狂風暴雨
【2】臺風“山竹”屬于( )
A. 氣象災害B. 地質災害
C. 生態災害D. 水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干旱出現頻次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干旱屬于 (選填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或生物災害),據圖可知,我國干旱發生頻次最高(頻次>30)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的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區,請在圖中正確位置填寫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我國干旱發生頻次最高地區通常也是洪水多發區,其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夏季風不穩定C.人類活動 D.河流季節變化大
(3)在旱澇頻發的我國許多地區,人畜飲水困難,但是不少江河的水卻白白流走,無法充分利用,村民只能“望水興嘆”,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采取的措施是修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新疆吐魯番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說法,這反映當地( )
A.氣溫的年較差大
B.氣溫的月較差大
C.氣溫的日較差大
D.氣溫年際變化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人口地理分界線和人口分布特點是( )
A.黑河—騰沖一線,東多西少
B.黑河—騰沖一線,西多東少
C.漠河—騰沖一線,東多西少
D.漠河—騰沖一線,西多東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喜馬拉雅山系是由下列哪兩大板塊擠壓形成的( )
A.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C.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D.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