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6年10月30日,《人民日報》記者在紀念人民治理黃河70年座談會上獲悉:70年來,黃河實現伏秋大汛不決口,流域灌溉面積增長10倍,年供水量達535億立方米,干流連續17年不斷流,母親河維持了奔流不息的健康生命。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塞上江南”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農業發達,黃河提供了充足的 和肥沃的沖積土壤。
(2)從蘭州至河口鎮河段,年平均徑流量逐漸變 ,從水系特征或人類活動兩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出一點即可)。
(3)從河口鎮至桃花峪,黃河水明顯變渾,說明河流的 (水文特征)變大。主要是由于黃河中游流經 (地形區), (生態問題)嚴重。治理這一生態問題的主要措施有 (寫出一種)。
(4)黃河下游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為了防止這里汛期易決口產生的 災害,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答案】(1)灌溉水源 (2)小 匯入支流少,徑流量增加少 或沿線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引用黃河水量大 (3)含沙量 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 植樹種草(或打壩減淤,修建梯田等) (4)黃河下游地勢低平,水流速度變慢,泥沙大量沉積,導致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洪澇 修堤筑壩,加固黃河大堤
【解析】本題考查黃河流域概況及不同河段的特征。
(1)讀圖分析可知,“塞上江南”——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農業發達,原因在于黃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沖積土壤。
(2)蘭州至河口鎮河段,由于當地氣候干旱、降水稀少,黃河較少有支流匯入,加之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引黃灌溉,生產生活用水增加,黃河的流量逐漸減少。
(3)從圖中看出,蘭州至桃花峪河段,黃河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因此河水含沙量快速增大;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們應大力實施的生態措施是植樹造林。
(4)黃河下游游蕩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平均高出兩岸地面4~5米,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泥沙的大量淤積使黃河下游河床不斷提升,兩岸地區每逢汛期便面臨著洪澇的威脅。長期以來,人們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來約束洪水,致使河床與兩岸地面的高差越來越大。歷史上黃河下游曾多次決口泛濫,給華北平原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下游修堤筑壩,加固黃河大堤。這樣,對確保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我國沿32°N的地形剖面圖。關于圖中數碼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區名稱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①是云貴高原 B. ②是四川盆地
C. ③是東北平原 D. ④是東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學習了“世界的氣候”內容后,有以下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
A.世界年平均氣溫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B.南半球的年平均氣溫等溫線比北半球的平直
C.世界年平均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逐漸升高
D.非洲的氣候類型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班上組織一次登山活動。為了安全,老師出示了一張等高線圖(見下圖), 并強調了 安全事項。請根據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老師強調圖中有一個陡崖很危險,希望大家上山時一定要注意。 從地圖上可知陡崖位于________(填字母)地,位于A山頂的____________方向。
(2)圖中,A地和C地之間的相對高度為______米,B地和C地中,可能發育為河流的是_____________ 。
(3)若測量得到圖中兩個山頂之間的距離是1.5厘米,則其實地距離是__千米。
(4)該圖所示的地形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 。
(5)下列關于這天天氣情況的描述中,錯誤的是(_____)
A.盛行西北風,風力4級
B.天氣多云轉晴
C.氣溫5 --12℃,需要帶御寒的衣物
D.空氣質量良好,適合戶外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長江、黃河流城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兩河的分水嶺②為_____(填山脈),它也是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此線以南大部分地區所屬的溫度帶為_______ 。
(2)長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長江中上游地區存在嚴重的______(填生態環境問題)問題。
(3)兩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___(上、中、下)游河段,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①_______ 。
(4)圖中剖面圖呈現的是黃河下游的“_______” 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國家政區圖”和“氣候直方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是 半島,因位于① (國家)以南而得名。A半島上與①國家相鄰的國家有越南、 、 ,其中 (國家)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
(2)B是 (國家),該國首都是 ,該國家的氣候類型與圖6中的 (甲或乙)相符,其氣候特點是 。
(3)圖中C是 海峽,溝通印度洋和 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2018年10月24日,_______大橋開通后正式通車運營,大橋開通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A. 粵港澳大橋B. 港珠澳大橋C. 廣深港大橋D. 虎門大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下列能說明地球是球體的是( )
A.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C.春夏秋冬四季輪回 D.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