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黃土高原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土高原東起A________,此山是黃土高原和______平原的分界線。西至B____________。
(2)黃土高原地區跨山西、_________、寧夏、甘肅等省區。流經本區的河流①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主要在于______________。
(3)目前,黃土高原地區面臨的突出的生態問題是_________試分析原因: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
(4)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不利于該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該地區的生態建設刻不容緩。請你為改善該地區的生態建設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至少兩點)______________。
【答案】太行山 華北 烏鞘嶺 陜西省 河流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 水土流失嚴重 然原因:①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山區坡度大,更易流失 人為原因:①人們長期過墾過牧 ②采礦、修路等活動破壞了地表 ①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墾殖、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③堅持計劃生育力度,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解析】
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東西長1000余公里,南北寬750公里,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于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和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
(1)讀圖可知:黃土高原東起A太行山,此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西至B烏鞘嶺。
(2)黃土高原地區跨山西、陜西省、寧夏、甘肅等省區。流經本區的河流①是黃河,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主要在于河流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
(3)目前,黃土高原地區面臨的突出的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①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山區坡度大,更易流失;人為原因是:①人們長期過墾過牧 ②采礦、修路等活動破壞了地表。
(4)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不利于該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該地區的生態建設刻不容緩。為改善該地區的生態建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墾殖、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③堅持計劃生育力度,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主要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 南方地區B. 北方地區C. 西北地區D. 青藏地區
【2】圖中甲所在的地形區是]
A. 塔里木盆地B. 四川盆地C. 華北平原D. 云貴高原
【3】圖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漸減少,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B. 緯度因素C. 海陸位置D. 人類活動
【4】圖示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 高寒B. 干旱C. 濕熱D. 多雨
【5】圖示區域最主要的農業部門是
A. 種植業B. 林業C. 畜牧業D. 漁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香港、澳門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位于珠江口的南、北兩側B. 香港北鄰珠海市
C. 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D. 位于北回歸線以南
【2】北京直達香港的鐵路干線是
A. 京九線B. 京廣線C. 京滬線D. 隴海線
【3】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
A. 轉口貿易業B. 金融業
C. 博彩旅游業D. 制造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氣候分布圖,判斷哪種說法正確:( )
A. 1、2、3分別代表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B. 2、5、6三者同屬于季風氣候,是亞洲主要的農耕區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C. 4屬于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9屬于高原山地氣候
D. 3、7、8三地氣候全年寒冷干燥,人口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組國家中,人口全部超過1億的是( )
A.日本、印度、朝鮮
B.中國、美國、孟加拉國
C.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D.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埃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詩歌和諺語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對下列詩歌和諺語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了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
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氣的特征
D.“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反映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