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形③為__________;分析該區域屬于__________(氣候類型)
(2)圖中和兩點的相對高度大約是_______ 米。
(3)甲、丙兩村間的圖上直線距離是4厘米,實地距離是______千米。
(4)甲村和乙村之間要修一條公路,沿______(實線、虛線)線路修,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5)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地適宜發展(________)
A.種植業 B.牧業 C.林業 D.加工制造業
【答案】山脊 亞熱帶季風氣候 150米 2 虛線 與等高線平行,減緩坡度,降低工程難度,保證行車安全。 C
【解析】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
(1)讀圖可知:地形③等高線數值向海拔低處凸起的是山脊,題目中說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結合圖上的緯度位置280N,說明位于亞熱帶,因此判斷該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2)相對高度是由兩地的海拔相減,圖中②處海拔100米,③處海拔250米,所以兩地的相對高度是150米。
(3)圖中比例尺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米,所以甲、丙兩村圖上距離是4厘米時,實地距離是2千米。
(4)甲村與乙村之間要修一條公路,沿虛線修建更好,因為該路線與等高線平行,減緩坡度,降低工程難度,保證行車安全。
(5)①處海拔100多米,是低緩的丘陵,應該發展水果種植或茶樹等林業,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12月16日15時2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至此,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據此回答:
【1】衛星發射成功時,地球公轉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此日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A.晝長夜短B.晝短夜長C.晝夜平分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用紅筆畫出內流區域和外流區域的分界線.
(2)對照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內、外流域分界線線同__毫米等降水量線走向近似,同時又同(氣候分區)___區和__區分界線走向基本一致.
(3)圖中位于外流區域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河等,這些河流受氣候影響,水量__,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___,汛期主要在___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知識,結合地圖回答
材料一,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0日10時(北京時間30日16時),新冠病毒全球感染人數累計突破80萬人(809608),死亡人數39545人,美國累計感染人數累計165874人,意大利累計感染人數101739人,西班牙累計感染人數94417人
(1)讀材料一,世衛組織公布數據時,歐洲中部與北京時間出現差異的原因是( )
A緯度位置不同 B海陸位置不同 C地球的公轉 D地球的自轉
(2)讀圖可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大多分布在( )
A中低緯度臨海地區 B中低緯度內陸地區
C中高緯度臨海地區 D中高緯度內陸地區
(3)材料一中意大利,西班牙所在的地區的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大多屬于 國家,該地區乳畜業比較發達,請簡要分析原因
(4)意大利旅游業發達,請列舉一例旅游景點 。簡要分析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疫情嚴重的原因。
(5)讀圖可知B大洲確診人數相對較少,應該與該大洲氣候有很大關系,簡要分析該大洲的氣候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俄羅斯地形與礦產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其境內的________山脈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首都名稱是________.
(2)北極圈橫貫俄羅斯北部,說明俄羅斯地跨地球五帶中的北溫帶和________帶.圖中ABCD四城市,能見到“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
(3)俄羅斯地形以________為主,地勢特點是________.
(4)俄羅斯南部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貫亞歐大陸,被稱為________ .
(5)近年來,俄羅斯與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迅速,其中從俄羅斯輸入我國的能源主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